周卫国当即上前几步,配合的掏出机械厂的工作证,递给对方。“同志你好,我是阴山县机械厂的周卫国,来这里是跟其他同志汇合的,然后一同去参加省劳模表彰大会。”执勤战士认真看了看他的工作证,然后敬了一个军礼,随后热情的说道:“原来是周同志啊,请跟我来。”“谢谢,请问其他人是不是都到了?”周卫国边走边问道。“抱歉,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不过今天上午已经来了好几个像您这样的同志了!”小战士回答道。周卫国点了点头,便不再多问什么了。跟着引导的同志走进地委大院儿,而后来到一间会议室门口。由于门是半开着的,所以周卫国敲了敲便推门走了进去。此时,屋子里面已经坐了两女三男五个人,他们都穿着整洁的衣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周卫国刚进门,一个穿着深蓝色干部服、戴着眼镜的中年人便站了起来,热情地打招呼道:“这位就是周卫国同志吧,快坐!”“您认识我?”周卫国好奇的问道。“呵呵,我是地委的副主任李建国,之前看过你的劳模申报材料,里面有你的照片!”李建国笑着说道。“原来是李主任,失礼了,我是周卫国,以后还请您多指教。”周卫国道。“客气了!”随后李建国笑着指了指他身旁的女同志说道:“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咱们地委的宣传干事刘星瑶,这次由我和她一起带你们去省里参加表彰大会。”“刘干事好,我是周卫国,阴山县机械厂技术科长!”“周科长好,在表彰大会期间,你们有什么问题你们都可以找我!”刘星瑶态度温和的说道。这时李建国继续说道:“旁边这几位也是咱们宁城地区的省劳模,这位是宁城化肥厂的王志强;这位是红旗农场的赵大勇,种粮能手;这位是杨秀芹同志,来自红星公社,远近闻名的铁姑娘。”周卫国一一跟他们握手,当握到杨秀芹的手时,忍不住多看了她两眼。杨秀芹看起来三十多岁,穿着朴素的蓝布褂子,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可眼神里却透着一股韧劲。之所以特别关注这个女人,主要是周卫国前世听说过这位铁姑娘的大名。杨秀芹是隔壁商城县人,她是村里的生产队长,面对村里盐碱涝洼的落后面貌,她不信邪、不怕难,她顶着三伏酷暑带领队员肩挑手抬,平整土地。经过三个冬春的苦战,硬是将千亩低产田改造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丰产方,粮食亩产首次突破300斤,震惊全县。此外,她不仅是“铁肩膀”,更是“巧心思”。在整个地区都普遍保守种植时,她主动请教技术员,大胆引进小麦良种,推行合理密植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再次提高了生产队的粮食产量。她创办的“田间夜校”,成了传播农业知识的课堂,带动全村科学种田水平显著提升。前世周卫国就一直很佩服这位巾帼不让须眉女同志,但始终无缘得见,没想到这一世竟然见到了。简单的寒暄之后,周卫国便在杨秀芹的对面坐了下来。接着,通过与几人的聊天,周卫国才知道,这次前往省城的人员总数一共8人。除了李建国和刘星瑶外,地委这边还派了一个宣传部长随行,剩下的五个人则全都是省劳模。眼下除了他之外,只剩下最后一个人没有过来,等人到齐了他们就能出发了。几人又在这间会议室等了二十多分钟,最后一人才到齐。随后,在李建国的带领下,几人登上了早就准备好的车子,然后前往省城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