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大院儿位于县城的主街的西头,是一处由数排红砖红瓦建造的平房构成的院落群。虽说占地面积不小,但远远谈不上气派。砖石外墙上的石灰标语在日头下泛着白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农业学大寨”、“为人民服务”等大字在风雨的侵蚀下缺角少捺,让阴山县最高权力机关显得有些破旧。此时,大院外的两扇破烂的大铁门敞开着,门口还拴着几辆骡马车,栓马的木桩早被骡马缰绳磨出深深的凹槽。不时有身穿满是补丁汗衫的老汉老太太进出大院儿,也能看到身穿干部服的工作人员和赤脚汉子并肩同行,大家伙儿抽着旱烟说说笑笑,画面倒也和谐。看到这一幕,周卫国的心里忍不住有些感慨,还是这个时代风气好啊。就在周卫国心思电转之际,吉普车已经开进了县委大院儿,并在一排砖瓦房前停了下来。“卫国同志,我们到了,下车吧!”詹西峰道。刚从车上下来,周卫国的视线便被旁边几辆车子给吸引住了,尤其是那辆伏尔加3型轿车最是惹眼。对于千禧年之后的国人来说,大家伙儿更多的是知道“巴彦喝来”伏特加,鲜有人知道伏尔加轿车。事实上,在改革开放前华国官方高级公务用车大多使用伏尔加,省级政府、部队军级单位、中央大型企业等都配备有这个品牌的轿车,甚至于许多领导人的座驾都是伏尔加,一度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但更让周卫国感到震惊的是车上悬挂的车牌,京字打头,数字靠前,这可比车辆本身更能体现身份和地位。单单从这个车牌号就能看得出来,这次京城来的人不一般,至少也是厅级以上的大员,甚至于还可能是部级大佬。带着一丝好奇外加三分期待,周卫国跟着詹西峰走进了面前的砖瓦房进门后,詹西峰让随行的人员先将沈南意带到一旁的接待室歇歇脚,而他则是亲自带着周卫国前往会议室。刚走了没几步,就看到一个年轻人急匆匆的迎了过来。在看到詹西峰和周卫国之后,对方便略带一丝焦急的说道:“詹主任啊,你们怎么去了这么长时间,领导们都等着急了!”詹西峰当即问道:“卫国同志那边有些事情耽搁了,不说这些了,对了姜秘书,张部长他们呢,还在会议室吗?”“之前的会议早结束了,张部长他们刚刚吃了午饭,正在简主任的办公室等着你们呢!”姜秘书回答道。“行,我现在就带卫国同志过去!”“好”几人加快脚步,很快就来到了一间有卫兵站岗的办公室外。“噔噔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