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厂长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已经快九点了,外面的太阳已经升高了!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周卫国拿起笔记本,然后喊上薛富贵、陈志国和赵红兵,前往各个车间进行日常巡查。现在总装车间这边进行新技术以及新生产流程革新,时刻面临新问题,所以技术科日常巡查的频率也比之前高了不少,以便能更快更全面地掌握生产一线的情况。几人刚走进总装车间,周卫国就敏锐地察觉到气氛不对。以往工人们看到他,眼神里大多是羡慕与嫉妒。毕竟他刚入职就连升两级,成了技术科副科长,难免让人眼红。可今天不一样,工人们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时,多了几分崇拜与热情,几乎每一个看到他的人,都会主动打招呼。“咦,总装车间的同志们这是怎么了,咋感觉怪怪的?”周卫国悄声对着薛富贵问道。薛富贵凑到周卫国身边,笑着说道:“还不是大家伙儿都想跟着您进步!”“进步?跟着我?”“对,都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第三小组推行‘区域化装配’后的生产效率连翻三倍,大家伙儿可全都看在眼里,这全都是周科长你的功劳,都对你佩服的很。”接着薛富贵继续说道:“眼下大伙都对第三小组眼热的很,也想尽早使用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流程,不然的话,今年的先进可就和他们无缘了,自然对你得热情点儿。”周卫国顿时明白了,这年头虽说是“大锅饭”,多劳不多得。但效率高意味着能评先进、当劳模,运气好还能“以工代干”转成干部,谁不想抓住机会进步?第三小组的变化,让工人们看到了革新的好处,也对他多了几分认可。周卫国笑着点了点头,而后带着几人来到第三小组的装配工位前。第三小组的组长李大海看到他们过来,当即笑着打招呼道:“周科长、薛师傅,你们来了!”“嗯,我们来看看你们组的情况!”说话的同时,周卫国的目光落到了工人们的身上。看着他们熟练地将动力总成与车架对接,零件整齐地摆放在工位旁的货架上,周卫国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周卫国拿出钢笔和笔记本问道:“老李,现在装一台拖拉机需要多长时间,比之前能节省多少时间?”李大海急忙回答道:“昨天我们一共安装了3台,平均每台5个半小时,比之前至少节省了12个小时还要多。”“而且我感觉我们的速度还有提升的空间,最多一个星期,我们肯定能将这个时间缩短到5个小时内。”听到这个回答,周卫国满意的点了点头。前世的他曾应邀参观过国内最有名的拖拉机厂的生产车间,据厂里的负责人介绍,他们厂的流水线每10分钟就会有一台拖拉机下线,机械化生产下,一台拖拉机的组装时间不超过3小时。而第三小组能在五小时内完成一台小四轮的组装,这速度确实已经很快了。当然了,他们现在组装的只是普通工小四轮,复杂程度远远比不上后世那种大型拖拉机。但不管怎么说,第三小组的生产效率确实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就在这时,第一车间主任王磊走了过来,同周卫国打过招呼后便满眼期待的问道:“周科长,啥时候咱们整个车间都能搞上区域化装配呢?”周卫国笑着说道:“快了,等第三小组的经验成熟了,就在全厂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