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公府,书房。大明开国第一名将,中山王徐达,正摩挲着一份来自北平的军报,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燕王朱棣被陛下一道圣旨,削了兵权,罚了俸禄,勒令闭门思过。这个消息像一块巨石,在整个大明顶级的勋贵圈子里,砸起了滔天巨浪!别人看到的是雷霆君威,是陛下对亲儿子也绝不手软的铁血。但徐达,看到的却更多。他戎马一生,什么阴谋诡计,什么帝王心术没见过?燕王在北平的那些小动作,他早有耳闻,也曾暗中提点过。但从未想过,会以这种方式,被如此精准且突然地引爆!这手法,太快太狠,太不留余地!这不像陛下晚年越发沉稳的风格,更不像太子朱标的仁厚。反而像极了前些日子在京师掀起腥风血雨,将户部尚书及满朝清流斩于午门的……那位八岁的皇太孙!“备马!进宫!”徐达猛地起身,眼神中闪烁着决然。他必须要亲眼去看看!看看那个曾经在他怀里撒娇,管他叫徐爷爷的娃娃,究竟变成了什么样子!看看他朱家未来的江山,到底要交到一双什么样的手中!……奉天殿。朱元璋高坐于龙椅之上,看着下方风尘仆仆,甲胄未卸便匆匆赶来的徐达,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他知道自己这位几十年的老兄弟,是为何而来。“天德,何事如此匆忙?”朱元璋明知故问。徐达虎目圆睁,声音洪亮:“陛下!臣,是为太孙殿下而来!”他没有绕任何弯子,开门见山!“太孙殿下连日来的雷霆手段,臣在府中,如雷贯耳!”“斩贪官,清国蠹,臣,佩服!”“但,敲打燕王一事,是否……太过急切?”“燕王毕竟是镇守北疆的屏障,如此一来,恐寒了边关将士之心!”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既表达了对朱雄英的支持,又点出了自己的担忧,更是在试探皇帝的口风。朱元璋哈哈大笑,指了指偏殿:“你这头老牛,还是这个直性子!”“这事儿你别问咱,咱那好孙儿就在里面温书,你自己去问他!”徐达心中一凛。陛下竟将此事,完全推给了太孙殿下?这其中蕴含的信任与授权,让徐达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都感到一阵心惊!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甲,大步流星地走进了偏殿。偏殿内,朱雄英正端坐于书案前,临摹着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他神情专注,下笔沉稳,那股远远超越了年龄的从容与静气,让徐达的脚步,下意识地放缓了。“雄英,见过徐爷爷。”朱雄英放下笔,起身,对着徐达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晚辈礼。还是那张粉雕玉琢的脸,还是那声清脆的“徐爷爷”。但徐达却再也无法将他,与那个病弱的孩童联系在一起。因为……他看到了朱雄英的眼睛。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啊!清澈,却又深邃如星海!平静,却又似乎蕴藏着雷霆万钧!徐达的心神,都被这双眼睛所慑!【人物:徐达】【身份:魏国公,大明武勋之首】【忠诚度:95(国之柱石,忠于皇权,忠于大明)】【当前想法:好小子!这气度……这眼神……哪里像个八岁的娃娃!简直比陛下年轻时还要沉稳!】【他到底经历了什么?老夫今日,倒要好好考校考校他!】“殿下不必多礼。”徐达沉声开口,一双虎目,死死地盯着朱雄英。“老臣此来,是想问殿下一句话。”“徐爷爷请讲。”“殿下为何要对燕王,痛下杀手?!”徐达的声音,如同平地惊雷!他这是在用沙场上的煞气,来压迫朱雄英!然而,朱雄英的脸上,却看不到丝毫的畏惧。他只是轻轻叹了口气,眼眶竟微微泛红了。“徐爷爷,您可知,雄英前些日子大病一场,在鬼门关前都看到了什么?”不等徐达回答,朱雄英便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声音里带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沧桑与沉重。“雄英看到了,皇爷爷为了大明的江山日夜操劳,两鬓斑白,却还要为我等子孙之事烦心!”“雄英看到了,父皇宅心仁厚,为国为民,却要处处受制于那些口蜜腹剑的文官,受尽了委屈!”“雄英更看到了……大明朝的隐患!”“朝堂之上,贪官污吏,结党营私,视国法为无物!”“地方之上,藩王坐大,手握重兵,早已心生不臣!”“徐爷爷!”朱雄英猛地抬头,眼中精光爆射,直视徐达!“您是开国第一功臣,您随皇爷爷南征北战,打下这偌大江山,为的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了看着它,被这些内忧外患,一点点地蛀空吗?!”“我四叔朱棣,雄才大略,儿臣承认!”“但正因如此,他的野心,也远超常人!”“今日,他敢私扩护卫三千,明日,他就敢坐拥甲兵十万!”“到那时,父皇仁善,如何能制他?”“待到皇爷爷百年之后,这大明天下,岂不是要重演一次七国之乱?!”“雄英今日敲打他,不是为了害他,正是为了救他!”“是让他知道,这应天府,还有一双眼睛在看着他!”“这大明,还轮不到他来放肆!”“雄英这么做,更是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大明的万世基业!”“若徐爷爷觉得雄英做得不对,雄英,甘愿受罚!”一番话,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柄重锤,狠狠地砸在徐达的心坎上!徐达,彻底呆住了!他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个八岁的孩子,大脑一片空白!胸襟!抱负!远见!这哪里是一个孩子该有的话?这踏马分明是一个运筹帷幄,心怀天下的成熟帝王,才能说出的肺腑之言!他原以为朱雄英只是手段酷烈,现在才知道,在那酷烈的手段之下,竟是如此深远的谋虑,如此滚烫的赤子之心!与他相比,太子朱标的“仁”,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与他相比,燕王朱棣的“雄”,又显得那么的狭隘自私!这一刻,徐达心中再无一丝一毫的怀疑。他看着朱雄英,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朱元璋。不……甚至比年轻时的陛下,还要多一份洞悉全局的睿智,少一分无端的猜忌!这,才是大明最合格的,未来的主君!“噗通!”大明开国第一名将,一生不跪君王的中山王徐达,竟对着朱雄英,缓缓单膝跪了下去!“殿下……是老臣,孟浪了!”“殿下有此心胸,乃国之大幸,民之大幸!”“从今往后,我徐达,我徐家满门,皆愿为殿下,效死命!”这一跪,跪的不是皇权。跪的,是彻底的心悦诚服!……御花园。朱雄英以“殿内沉闷,想透透气”为由,邀请徐达祖孙同游。繁花似锦,绿柳成荫。朱雄英负手前行,步履从容,徐达则落后半步,神态间已是完全的臣属姿态。而在徐达身后,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正亦步亦趋地跟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充满了好奇与震惊,偷偷地打量着前方那个小小的背影。她就是随父进宫,本想探望一下病重的太孙殿下的徐达之女,徐妙云。可她看到的,哪里是一个病人?那是一个让她父亲,那个威震天下的大将军,都心甘情愿下跪的存在!【人物:徐妙云】【身份:魏国公之女】【忠诚度:80(家族立场,心怀好奇)】【当前想法:他……他就是皇太孙?怎么和传闻里完全不一样?爹爹为什么会对他下跪?】【他的眼睛……好吓人,好像能把人心都看穿一样……】就在这时,一行人走到了一处石亭旁。亭内,两名小太监正对着一局残棋,愁眉不展。那是一局极为凶险的“珍珑棋局”,黑白双方绞杀在一起,白子已陷入绝境。徐妙云自幼聪慧,于棋道也颇有研究。她只看了一眼,便知白棋必死,已无任何回天之力。然而,朱雄英却停下了脚步。他只看了一眼,便轻笑一声,随手从棋盒中捻起一枚白子。“啪!”一子落下,如天外飞仙,石破天惊!原本死气沉沉的棋盘,仿佛瞬间活了过来!那枚白子,竟精准地落在了整片棋局最不可思议,也最致命的气眼之上!非但没有被吃,反而以自断一臂为代价,反过来将围杀上来的黑子大龙,拦腰斩断!置之死地而后生!“这……这怎么可能?!”徐妙云失声惊呼,一双美目,瞪得滚圆!她死死地盯着棋盘,又难以置信地看向朱雄英,小脑袋里掀起了惊涛骇浪!这一手棋,需要的不仅是绝顶的计算力,更需要有舍弃一切,向死而生的绝大魄力!“兵法有云,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朱雄英仿佛没看到她的震惊,只是淡淡地说道:“下棋如此,治国用兵,亦是如此。”徐妙云娇躯一颤!她自幼饱读兵书,自然听得出,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他……他一个八岁的孩子,竟能将兵法与棋道,如此融会贯通?!这一刻,朱雄英在她心中的形象,彻底颠覆!不再是那个传闻中病弱的太孙,也不再是那个让她父亲下跪的威严皇储。而是一个浑身散发着无穷智慧与魅力,让她感到高山仰止的同龄人!看着女儿脸上那精彩纷呈的表情,徐达心中一动,抚须大笑。他走上前,对着朱雄英,意有所指地说道:“殿下见笑了。小女妙云,自幼顽劣,不爱红妆爱武装,尤其喜读兵书战策,时常胡言乱语,说些男儿家的事。”“殿下若是有闲暇,倒不妨多与小女切磋一二。”“兴许,能杀杀她这股不知天高地厚的锐气!”这话说得,已经是再明白不过了!一旁的太子朱标,听得是眉开眼笑。朱雄英则看向那个正羞红了脸,却又忍不住偷偷瞧他的小丫头,嘴角微扬。“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徐妙云的心,如小鹿乱撞,砰砰直跳。她抬起头,迎上朱雄英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深邃眼眸,忽然觉得,整个御花园的春色,都不及他眼中的一抹星光。她隐约有一种感觉。这个八岁的皇太孙,或许真的能改变大明,甚至……改变这整个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