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一家人说说笑笑、忙忙碌碌的,等来了年夜饭。
年夜饭是两个锅一起做的。
西锅锅底烀上芋头,表示过日子有余头。
锅上架起锅帘,熥上一盆黄米糕,这叫年年高。
再熥上一整条全须全尾,盘在大砂碗里的刀鱼,在北方也叫带鱼。这叫有头有尾庆余年。
锅边再溜一圈南瓜,俗称“瓜菜”,这叫有财发。
东锅烧的饺子水,留着煮饺子。
烧开水的功夫,再架上锅帘,热上一个团圆饼,这是北方寓意满满,过年必吃的一种饽饽,俗称“团圆饼”。
一个圆圆的厚面底上,托着十二个用发面团捏的各种形状的小饽饽。
其中,一对刺猬,叫“墩子底儿”,一对小龙(蛇),叫“神虫”,一对元宝,一对苹果,一对桃儿,一对胜几(头圆圆,尾尖尖一种长型饽饽)。
年夜饭的时候,全家人要分着吃这个团圆饼。
预示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健康平安,风调雨顺,富足常乐。
计算着时间,两口锅同时掀开。
与此同时,爱国和建国带着孩子们,点燃了迎年的鞭炮。
饭桌摆开,虽然还是两桌,这一回,饭菜都端在大人桌上。
晚饭的规矩是,两桌人一桌吃。
先端上整条带鱼,再把年糕摆上,团圆饼放上,瓜菜端上,芋头端上,饺子盛上。
满满当当,一大桌子。
蔚佑之还把建国给他的两瓶白酒拿上桌,指挥爱国开酒。
一两的酒盅,蔚家两辈人,五个男人,都满上杯。
蔚佑之先端起杯,说道:“喝酒前,我先说两句。”
兄弟四个一齐端着酒杯,聆听老爷子的话。
“今年是个好年啊!这一呢,是芳杏嫁进咱家了,我高兴!”蔚佑之笑着说。
兄弟们看着爱国笑,爱国很得意。
“这二呢,你们成家的,每个小家都过的不错,夫妻和顺,孩子听话,我欢喜。”蔚佑之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