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蓝哼唧了两声,屈服在香甜的饭饭中。
这边姥姥在拾掇着重新做饭,因为中午的席面啥也没剩下。
那时的人肚子里都缺食儿,别说宴席的菜,就是每顿家里的饭再怎么粗糙,都能吃个精光,还有的吃不饱。
姥姥家的饭菜,平时在村里都是数一数二的,更何况这次是姥姥精心准备的,那叫一个丰盛,有的人家过年也吃不上这些。
中午的菜,端上来一个,光一个。
北方鲁东的宴席饭菜很有特色文化。
凡是宴席,有四个讲究:一鸡二和菜,三鱼四埋汰。
四个讲究都有了,剩下的菜,主家可以根据自家情况再上或者不上都行。
姥姥家中午的宴席又讲究又丰盛。
一鸡,是板栗炖鸡。
二和菜,是一道青萝卜丝拌海蜇,一道黄瓜拌蛏子肉。
三鱼,是三道鱼,一道是红烧鲞鱼(一种带鳞片的海鱼),一道是清蒸梭鱼,一道是狼鱼炖茼蒿。
四埋汰(这里的埋汰不是那种字面的“埋汰”,而是特指肉),有一道红烧猪头肉,一道糖醋排骨,一道炸五花肉,一道炒猪肝。
这些不算,又上了一道爆炒鱿鱼,一道葱烧海参,一道茄汁鲍鱼,一道青红椒炒猪心,一道辣炒大肠,一道蒜泥猪肚。
十六道菜,基本上全是硬菜。
饭是打卤面。
劲道的白面条,配了两种卤菜。
一种是土豆芸豆花蛤肉卤。
一种是韭菜肉丁短腿蛸卤。
专门请了邻村的大厨做的,每道菜都鲜香可口,香气四溢。
大家吃的是饭饱酒足。
中午吃的好,晚上都是一家人,更不能亏着。
姥姥施展出十八般手艺,煎炒烹炸,也整出了六个菜。
炖了一个鲍鱼海参鸡汤,炖了一个狼鱼土豆片,狼鱼的鱼杂(内脏)单独留出来,另外加料,上锅蒸了一碗。炒了一盘花蛤,卤的猪蹄子,一盘虾,一盘紫甲螃蟹。
虾和螃蟹买的不多,本来没打算上席,姥姥特意留在晚上吃,因为女婿爱国喜欢吃。
晚上还是面条,也没有专门打卤,有鸡汤足够了。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家长里短的聊天。
“爱国,你今天累不累?”芳杏问。
“还行,就半天,没太累。”爱国大口吃着饭,回着芳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