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杏捂着嘴笑得更厉害了。
把开林笑得也红了脸。
最后还是姥姥心疼自己的儿子和媳妇,转移了话题,这才缓解了喜悦的尴尬。
姥姥吩咐开林,“开林啊,你赶紧去把定好的肉和猪蹄子去带回来,正好趁着时间还早,清洗出来,杏儿回家就不用收拾了。还有海货,能带多少带多少,不行就再跑一趟。”
“哎,妈,我知道,我正打算去呢。”开林放下扫帚,推着自行车出了门。
瑞竹和婆婆商量着做早饭,姥姥不让她动手,说,“竹子,你是新媳妇,先别着急干活。咱家就这么几个人,这点饭我还能做。”
瑞竹说,“妈,那哪儿行啊?这是我应该做的。”
芳杏笑着挽着嫂子的胳膊说,“嫂子,咱家没那么多规矩,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咱妈,你就听妈的,你现在是新媳妇,妈疼着你呢!你这新媳妇一进门,我这亲闺女就要靠后喽。”
芳杏清朗调侃的话语,惹笑了亲妈,姥姥伸手喽了闺女一下子,笑骂,“你个坏妮子,还醋上了呢!嗯,算你有数,你就得靠后了。”
芳杏躲开妈妈的魔爪,笑着跑开了。
瑞竹看着婆婆和芳杏,再也没有了新媳妇的拘谨,也跟着笑开了。
这时候芳杏又问瑞竹,“嫂子,你是回四还是回九啊?”
当地的新嫁娘可以四天回门,也可以九天回门,都可以。
姥姥也问,“是啊,竹子,你哪天回娘家?妈好给你们准备着。”
瑞竹脸上的笑淡了,“妈,非得回门么?不回行不行?”
姥姥爱怜的看着儿媳妇,“傻孩子,妈知道你在想啥,这个时候可别较劲,该怎样就怎样,咱可一样别落下。别让人看了笑话。”
瑞竹红了眼睛,“妈,就是回去了,也是连顿饭混不下,肯定又让俺俩空着手回来,干啥拿那些好东西,去填乎那个无底洞,还不如让杏儿拿回去呢。”
姥姥被瑞竹幼稚的话说笑了,“你这个孩子,一码是一码,有啥事咱得先打个样儿,让他们挑不出理儿来才行。妈心里也有数,中规中矩的准备就好,不会大手大脚的,你放心吧哈。”
姥姥拉着瑞竹又说,“回去以后啊,他们不管饭也不要紧,咱还不稀的吃呢。你和开林也别急着先回家,骑车先去县城逛逛,妈给你们拿钱,你们去下个馆子,吃完了再回来,
啥也不耽误。村里谁也不知道,咱也不说,把礼数成全下来就行。以后,你要是不想跟他们来往,妈就听你的,咱关起门来,好好过日子就成哈!”
姥姥的一番话,像冬日里的一抹暖阳,温热了瑞竹被娘家凉透的心。
芳杏看嫂子又想掉眼泪,赶紧接过话茬,“妈,让俺嫂子回四好了,早回去早利索,嫂子就能早早的串门儿,到时候正好赶上新房子上梁时候,俺嫂子就能去了,俺还想让俺嫂子在村里亮个相,帮俺撑撑腰呐。”
姥姥哪能不明白闺女的心思,连忙笑起来,“欸~,杏儿说得对,竹子,让妈说,就听杏儿的,咱回四得了。”
瑞竹抱住婆婆的胳膊,有些不好意思的提建议,“妈,我没意见,咱是不是得听听开林咋想的?俺也听他的。”
“噗嗤,嫂子,你就承认你就想听俺哥的话呗,又不丢人,俺和妈又不笑话你”,芳杏毫不留情的揭穿瑞竹。
气的姥姥又想追着芳杏打,芳杏绕着嫂子转圈,躲打,嘴里还故意乱说,“哎呦,这亲妈有了亲媳妇,果然不要亲闺女了哈,哎呀呀,谁来救救俺呐。”
“哈哈哈”,芳杏银铃般的笑声,在院子上空回响着,中间还夹杂着姥姥的笑骂和嫂子的轻言细语。
此时的芳杏似乎又回到了那段待嫁闺中,无忧无虑的时光。
三个人说笑着的空档,早饭做好了,开林也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