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儿再没去管饕馋的蔚爱民,去橱柜里拿了两双筷子,递给蔚爱民一双。
她突然觉着自己有了胃口。
饭菜放到嘴里尝了尝,嗯,很是不错。
母女俩谁也没管谁,坐在炕上,大快朵颐。
等上完梁,新房子剩下的就是琐碎的事了,铺草帘子,盖瓦,抹墙,铺地,做泥胚,盘炕,围院墙,安门窗,打家具等等。
等一切都收拾的差不多了,进入了九月份。
蔚佑之跟芳杏商量,阴历九月十二那天入住新居,正好给蔚蓝过百岁。
芳杏没有不同意的。开始着手准备。
那个时候,虽然大多数人家过的清贫,但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环保。
那时的新房子建起来,只要墙体干了,就能入住;家具打出来,油漆干透了,稍微一放味道,就能使用。
芳杏拜托西井老奶看着蔚蓝。她和公爹基本上每天都在新房子收拾,为入住做准备。
六间青砖红瓦房,老远一看非常气派。
爱军给大门上的黑漆,配装的黄铜门环,太阳一照,门环都闪着金光。
一进大门,迎面是一道影壁,青砖垒的,白石灰抹的墙面,青砖白墙间是蔚佑之亲自用大粗毛笔写的“福”字。
字的笔画饱满有力,结构紧凑,笔力遒劲、墨色浓郁,字形雄厚稳重而不失圆润,大家风范。
穿过影壁,正北方是正房,正房的地基比东西厢房高大半个窗户。
所以直面的堂屋门前,沿着正房垒了三阶阔台阶。
上了台阶,进到堂屋很宽阔,是所有房间里最大的一间。左右两边是灶台,两个灶台边上都紧挨着一口水缸;堂屋正北放着一张八仙桌,桌子底下是八个与桌子相配的小方凳子。靠北左右两面一边放着一个柜子,是用来放餐具和吃食的。
堂屋的西边是两间卧室,芳杏和爱国就选了西边这两间屋,一间做卧室,另一间是留给蓝妮儿的,等蓝妮儿长大了住。
堂屋东边三间房,蔚佑之一间,云妮和海洋一人一间。
东边厢房的的小炕间,芳杏留了一间做裁缝间,一旦有人来找她做衣服,不用去正房,她直接在东厢房接待。
每个有炕的房间,根据房间大小,都有一张三屉桌,一个五斗柜,一个大衣柜,两个方凳子。
云妮和海洋的房间还多了一个小炕桌,留着给孩子做作业用。
东厢房的灶台间,南北两个灶台,也是一个灶台跟着一个水缸,靠东边做了一溜矮柜子,柜子上面放着各种面缸,米缸,咸菜缸啥的。
窗户和门都刷的草绿色的油漆,窗户是玻璃窗。
猪圈里养上了两头刚抓得猪仔。
家禽棚里,分割成三小格间,一间喂鸡,一间养鸭,一间养鹅。
院子里全部用青砖铺了,下雨下雪天,院子里不会再泥泞不堪。
屋里的地面最豪华,全部抹的水泥地面。这在七十年代,特别是农村,是非常了不起的存在。名副其实的首屈一指,名副其实的绝无仅有。
芳杏看着窗明几净,锃光瓦亮的新房子,心满意足。当时的那种爆棚的幸福感,是现代住豪华别墅的人都比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