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小说小偷by一把锈 > 第195章 风暴骤临(中)——分秒必争的赛跑(第2页)

第195章 风暴骤临(中)——分秒必争的赛跑(第2页)

“我投的是养老钱啊!一辈子就这点积蓄!”

“你们政府要给我们做主啊!当初不是说这是正规平台吗?”

周为民带着社区几名骨干工作人员和民警小李,在拥挤的人群中艰难地穿梭。他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外套早已脱下搭在手臂上,衬衫后背湿了一片。他不断地大声维持着秩序:“大家不要挤!一个个来!按顺序填表!相信政府,相信警察,正在全力处理!”

他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妈,瘫坐在角落的长椅上,眼神空洞,手里紧紧攥着一张皱巴巴的合同。周为民走过去,蹲下身,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温和而坚定:“阿姨,您别坐地上,凉。来,先喝口水。”他示意小李递过一瓶矿泉水。

大妈抬起头,浑浊的泪水瞬间涌出,她一把抓住周为民的胳膊,指甲几乎要掐进他的肉里,“同志,我……我那是给我孙子攒的大学学费啊!他爸妈都没得早,就指望这点钱了……这可怎么办啊!”她的声音颤抖着,充满了灭顶之灾般的绝望。

周为民感到鼻子一酸,他用力握住大妈冰凉的手,一字一句地说:“阿姨,您别怕!省里,市里,都知道了!成立了最大的专案组,书记、市长亲自抓!第一任务就是给大家追钱!您一定要把证据保存好,把情况跟里面的警察同志说清楚。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稳住,要相信法律,相信党!”

他扶起大妈,帮她找到负责登记的民警,仔细交代了几句。转过身,他看到经侦支队的支队长赵雷,正一边用肩膀和脸颊夹着电话,一边快速在几份文件上签着字,眼窝深陷,嘴唇干裂起皮。

“赵支队!”周为民挤过去,打了个招呼。

赵雷抬起头,看到是周为民,勉强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快速对着电话说了句“我知道了,继续布控!”便挂断了电话。“周书记,你也来了……唉,你看看这阵势。”他疲惫地抹了把脸,“支队能上的人全上了,连续三十多个小时没合眼了。可案子太复杂,资金流向像迷宫,涉及账户几百个,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市,甚至可能境外……取证难度太大了。人手,技术,都捉襟见肘啊。”

周为民紧紧握了握赵雷粗糙而布满汗渍的手,他能感受到那手掌传递过来的巨大压力和疲惫。“理解,都理解。你们在一线最辛苦。我们社区一定全力配合,做好群众的安抚和引导工作,尽量减轻你们的压力。”

这一刻,周为民深刻地体会到,面对这种席卷而来的金融风暴,单个部门、单个社区的力量是多么的渺小和无力。就像试图用沙袋去阻挡海啸,往往事倍功半。唯有像沈书记那样,建立起高效协同的应急机制,将各方力量凝聚成一股绳,才能形成对抗危机的真正合力。他心中对那位远在省指挥中心的沈书记,不禁又增添了几分敬佩与依赖。

就在沈青云调兵遣将、各方紧急动员的同时,在邻省一个远离城市、灯光昏暗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一辆挂着普通牌照、毫不起眼的黑色大众轿车,静静停在最角落的停车位。车内,,“鑫利财富”的实际控制人之一,化名“吴总”的吴天豪,正脸色阴沉地刷着手机屏幕。

屏幕上,关于“鑫利财富”平台无法提现、疑似爆雷的帖子开始在一些地方论坛和社交媒体小范围传播,虽然还未形成席卷之势,但那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已经透过冰冷的屏幕传递过来。他关闭一个显示“苦主维权群”已满员的提示框,烦躁地将手机扔在副驾驶座上。

“妈的,还是慢了一步!那几个老家伙报警太早!”他低声咒骂着,眼角肌肉不受控制地微微抽搐。他自以为行动已经足够隐秘,利用早就准备好的多个假身份、经过层层伪装的手机和网络,以及精心设计的“金蝉脱壳”计划,足以在监管和警方反应过来之前,携带着核心的、未被冻结的巨额资金,远走高飞。

他摇下车窗,让夜风灌进来一些,试图驱散心头的燥热和不安。对前排副驾驶座上那个面容冷硬、一言不发的心腹保镖兼司机催促道:“别歇了,再开快点!赶到第三个预定地点,拿到最后一批‘东西’(指加密的U盾和境外银行凭证),立刻从南边口岸出去!只要出去了,天高任鸟飞!”

他深吸一口烟,吐出浓浓的烟雾,试图用尼古丁来麻痹那越来越强烈的不祥预感。他反复告诉自己,计划天衣无缝,他们就像潜入深海的鱼,踪迹难寻。

然而,他严重低估了现代化、科技化侦查手段的威力,更低估了在沈青云坚定决心驱动下的公安干警的战斗力与效率。“11。28”专案组的网安和技术侦查民警,早已如同最耐心的织网者,通过吴天豪及其核心成员在过去活动中留下的、他们自认为已抹去的错综复杂的数字痕迹——那些看似无关的Ip跳转记录、特定时间点的基站信号关联、甚至某些特定消费习惯留下的数据指纹——已经成功锁定了他们这个核心团伙大致的活动区域和可能的逃窜方向。

就在吴天豪的车辆驶离服务区后不到十分钟,专案组指挥中心的电子地图上,一个代表“高度疑似目标”的红色光点,开始沿着高速公路向南缓慢移动。同时,一道道无形的指令,正通过加密通讯网络,发往沿途可能经过地区的公安机关,一张融合了电子监控和物理拦截的无形巨网,正在悄然无声地迅速收拢。猎手,已经嗅到了狐狸的气味。

凌晨三点,省政法委指挥中心的灯光依旧执拗地亮着,驱散着窗外的黑暗。喧嚣暂告一段落,各路人马已领命而去,投入到各自的战场上。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数据仍在不知疲倦地滚动更新,只是频率似乎稍微慢了一些。

沈青云靠在指挥席的椅背上,短暂地闭上了布满血丝的双眼。身体极度疲惫,像被掏空了一般,但大脑却如同高速运转后尚未停歇的引擎,仍在轰鸣。短短十几个小时,信息如同海啸般涌来,决策的压力空前巨大,每一个指令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他的脑海里,不受控制地闪过一系列画面:指挥屏幕上那些代表危机和行动的红点与箭头;周为民在电话里透露出的疲惫与焦虑;经侦支队接待大厅里那些绝望、愤怒、期盼交织的面孔;高世宏书记那句沉甸甸的“全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的嘱托;还有,他自己在便笺上写下的那两行字……

他知道,这场战役,早已超越了一般刑事案件的范畴。它不仅仅是一场法律战、经济战,更是一场人心战、信任战,是对西南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公开大考。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让成千上万的群众毕生积蓄血本无归,蒙受巨大的物质和精神创伤,更会严重侵蚀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公信力,甚至可能被境外别有用心的势力抓住把柄,大肆炒作,攻击中国的金融监管和社会制度。

他睁开眼,眼神虽然疲惫,但深处的光芒却异常坚定,如同经过淬火的钢铁。他再次拿起笔,在那张写着“案要破,赃要追,民心更要稳”和“速度、力度、温度,缺一不可”的便笺下方,又添上了一行字:

“以百姓之心为心。”

他再次拿起内部专线,接通了“11。28”专案组前线。在听取了关于嫌疑人动向最新研判和布控情况的汇报后,他特别强调了一句,语气凝重而充满深意:“同志们,在依法严厉打击犯罪、全力追赃挽损的同时,要时刻牢记,我们面对的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成千上万活生生的人,是他们的身家性命和希望。要时刻关注受害群众的合理诉求和艰难处境。我们的每一项工作,既要体现法律的刚性威严,也要体现执法的为民温度。追赃挽损的每一步实质性进展,只要不严重影响侦查保密需要,都要想办法通过合适渠道,适时、适度、准确地向社会公布,给焦灼中的群众以信心、以希望、以坚持下去的力量!”

风暴已然全面降临,各方力量都在与时间赛跑的高速轨道上疯狂运转。沈青云如同一个承载着千钧重压的舵手,驾驭着西南政法这艘大船,在突如其来的惊涛骇浪中,努力辨识着方向,调整着风帆,寻找着那条能够破浪前行、最终抵达彼岸的正确航向。他知道,与狡猾犯罪分子的较量已进入白热化的刺刀见红阶段,与时间的赛跑已进入读秒的残酷倒计时,而对数以万计受害群众期盼的回应,更是刻不容缓、重于泰山的政治责任和民生承诺。

这一夜,省指挥中心灯火长明,无数个像周为民、赵雷一样的基层干部和公安干警奋战在一线,而像吴天豪一样的犯罪分子则在亡命奔逃。黎明正在一步步靠近,而当晨曦真正来临时,等待沈青云和他的战友们的,注定将是更加艰巨、更加复杂的挑战与考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