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重生军校国防生开局立一等功 > 第44章 暗流涌动(第1页)

第44章 暗流涌动(第1页)

省城的初秋,梧桐叶开始泛黄。沈青云坐在省委大院的会议室内,心情却不像窗外阳光那般明媚。

这是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每个县区的党政一把手都要参加。沈青云作为清源县的代县长,第一次以地方主官的身份参加这样高规格的会议。

"下面请清源县沈青云同志发言。"主持会议的省委副书记点名道。

沈青云整理了一下警服——虽然已经转任地方,但在重要场合,他仍然习惯穿着这身警服。这既是一种身份认同,也是一种无声的宣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沈青云的声音沉稳有力,"清源县在这次洪灾中损失惨重,但也让我们看清了发展中的短板和问题。"

他打开投影,展示了一组触目惊心的照片:被冲毁的农田、倒塌的房屋、群众期盼的眼神。

"灾后重建不仅是修复工程,更是发展机遇。我们提出了三个重建的思路:重建家园、重建产业、重建信心。"

这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沈县长,我听说你们清源在灾后重建中搞一刀切,强制群众搬迁?"

发言的是邻县东川县的县长赵永康,五十多岁,头发梳得油亮。沈青云听说过这个人,以"会来事"着称,据说在省里有靠山。

沈青云不慌不忙:"赵县长听到的可能是谣言。我们始终坚持群众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比如在靠山乡,我们提供了集中安置、原址重建、生态移民三种方案,由群众自主选择。"

他调出一段视频,画面中是靠山乡群众正在投票选择重建方案的场景。

"而且,"沈青云话锋一转,"我们在重建中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同样的降雨,清源县的损失比邻县严重?除了地理因素,是不是还有人为因素?"

会场顿时安静下来。沈青云展示了一张对比图:"这是清源县和东川县的水利设施分布图。大家可以明显看到,东川县的主要河道都进行了综合治理,而清源县很多水利工程还停留在图纸上。"

赵永康的脸色变得难看:"沈县长这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沈青云目光如炬,"防灾减灾不能各自为政,应该全省一盘棋。我建议建立跨县域的应急联动机制,实现资源互通、信息共享。"

这个建议得到了省委副书记的肯定:"沈青云同志的建议很好。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划的壁垒。"

座谈会结束后,沈青云在走廊被赵永康拦住。

"沈县长,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也要懂得规矩。"赵永康皮笑肉不笑地说,"有些话,不能乱说。"

沈青云平静地看着他:"赵县长,我只是就事论事。如果有什么得罪的地方,还请见谅。"

"哼,好自为之。"赵永康冷哼一声,转身离开。

看着他的背影,沈青云若有所思。他想起在清源县调查时发现的一些线索:有群众反映,东川县的一些企业在清源县非法采砂,破坏河道,这可能是导致洪灾加重的原因之一。

晚上,沈青云来到父亲家。沈振邦正在书房练字,见他来了,放下毛笔。

"今天在会上跟赵永康起冲突了?"沈振邦直接问道。

沈青云一愣:"您的消息真灵通。"

"赵永康不简单,他在省里经营多年,关系网很深。你刚到处级,要懂得保护自己。"

"爸,我不是要惹事。但如果在原则问题上让步,我还配穿这身警服吗?"沈青云指着身上的警服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