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女尊认主 > 第62章 调查(第2页)

第62章 调查(第2页)

“你亲自去查几件事。”宋华安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第一,查清这个张圩的底细。籍贯、功名、现居何处、以何营生,与江南道官场,尤其是掌管文书印鉴的衙门有何关联。”

“第二,查清楚她保举过的所有落榜生,尤其是落榜后的去向,是归乡苦读,还是另谋出路。”

“第三,”她顿了顿,目光微凝,“查一查近几届会试乃至殿试后,吏部铨选授官的人员背景,尤其是那些升迁异常顺畅的‘新秀’。”

苏雯凝神记下,心里格外激动,她就知道身为昭武帝最宠爱的皇女,宋华安怎么会甘愿默默无闻呢!

“下官即刻去办。”

“隐秘些。”宋华安随即又递出一个牌子,“若是遇到难处,不要打草惊蛇,去尹府找人帮忙。”

“是。”

苏雯领命退下,廨房内只剩下宋华安一人,她靠在椅背上,闭上眼,指尖揉着眉心。

到现在她都是懵的,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科举是国本,若有人敢在这上面动手脚,那必定不会是小事,更何况这可能涉及一场从上到下的变革。

若是插手,往后不知道有多少麻烦等着她,她只是想安安稳稳地过完自己的余生,把小六从宫里接出来,苟到下一任皇帝登基,然后远走高飞。

只要装聋作哑,她会活得很好,她可是皇女啊!

可她偏偏是皇女,上辈子看到不公,她只能怨天尤人地在心里咒骂,然后憋着一口气继续讨生活,因为她自己也无能为力。

可现在,她真的无能为力吗?她真的管不了吗?

宋华安拽着头发,蜷着身体,精神紧绷着,不知是兴奋还是恐慌。

下午,李静抱着一摞新核验好的公文走了进来,神色如常,依旧是那副沉默寡言、公事公办的模样。

她将公文在宋华安案上分门别类放好,声音平稳无波:“殿下,这是今日需要核查的,那些存疑的,下官已按规程发文至各道州县核实,只是往返需些时日。”

“嗯,李郎中办事稳妥。”宋华安抬眸看了她一眼,语气随意,“对了,前天我去库房看了看,落榜生的名录倒是齐全,只是那库房着实陈旧了些,好些卷宗都快被虫蛀了,礼部也不拨些款项修缮一下?”

李静整理公文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恢复自然:“殿下有所不知,每年预算有限,修缮库房并非急务,报上去也常被驳回。只能令吏员勤加打扫,尽量维护。”

“也是,毕竟都是些落榜之人的东西,”宋华安撑着脸,似笑非笑,“说起来,李郎中在礼部这么多年,经手过的才俊如过江之鲫,可知最后能跃过龙门的,究竟是苦读的寒士多,还是早有倚仗的纨绔多?”

这话问得堪称尖锐,甚至有些失礼了。

李静终于抬起头,看向宋华安,她的眼神依旧平静,“殿下说笑了。科举取士,自有法度规章。能金榜题名者,必是才学品行俱佳之人。至于家世背景,不过是锦上添花之物,并非决定性因由。”

“哦?是吗?”宋华安笑了笑,不再追问,转而拿起一份公文,“我随口一问罢了,李郎中去忙吧。”

李静躬身行礼,退了出去,宋华安心里却是有些不平,李静这些年的工作记录非常完美,几乎没有出过错,这样的人早该升迁才是,更何况她当年还考中了进士。

宋华安低下头,目光重新落在眼前的公文上,其实科举已经经历过一次不大不小的变革了。昭武帝上位前原本是没有殿试的,是沈嬛提出选拔官员应由帝王亲自参与,才能避免人才流失。

当时沈嬛刚做丞相没多久,听说这个提议刚提出来,就被文武百官骂得狗血淋头,参他的折子堆了三米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