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女尊女是男的主人 > 第72章 指控(2)(第2页)

第72章 指控(2)(第2页)

吏部尚书温温戚淑嗓音嘶哑,“安王殿下!这些……这些证词、笔迹比对,来源是否可靠?是否有人恶意构陷?科举试卷乃机密,殿下如何轻易调取?民间证言,岂可尽信?此乃动摇国本之大事,岂能仅凭这些片面之词便定朝堂重臣之罪?!”

她的话引来一片低低的附和声,尤其是那些与涉事官员,如同即将溺亡之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闻言,宋华安笑了,她转身面向温戚淑,“温尚书问得好!请恕本王直言,笔记是否同一人所为,请殿上任何一位精通书画的大人上前一观,自有公断!

至于所有调取的朱卷、档案,皆于吏部重重监管之下,想必尚书大人对于这些东西的真假也是了然于心!

哦,对了!说到这里,我想问问郑尚书,在吏部纵火的凶手抓到了吗?说来也巧,我要调取官员档案的时候,吏部突然就着火了,要不是我提前拿出了一部分,想来诸位也看不到现在这一幕。”

说着,宋华安似笑非笑的凑了过去,“不知道的还以为吏部和这些科举存疑的官员有什么勾结呢!您说是吗?温尚书!”

“安王!”宋清怡猛地出列,神情严厉,“温尚书乃朝中老臣,没有证据怎可胡乱攀扯?”

宋华安抬起双手,后撤两步,“是我的不是了,主要我刚进朝堂没多久,不太清楚为什么我查什么死什么,我也很是困惑呀!”

“你!”温戚淑握着象牙手板,脸色涨红。

“陛下!”又一人出列,是吏部的一位侍郎,声音带着急切,“纵然安王殿下所查有据,然此事牵连甚广,若依此追究,朝堂震荡,恐伤国体啊!不若……不若从长计议,徐徐图之……”

“徐徐图之?”宋华安猛地转头,看向那人,“哈!徐徐图之的事情多的是,听我说完可能诸位就不觉得要从长计议了。”

紧接着,宋华安掀起衣袍扑通跪倒在大殿中央,“陛下,官场腐败之根本不在科举,而在各地书院。儿臣发现官学与地方大书院往来过密,不少寒门学子被其迫害,科举无门。”

说着,宋华安打开最后两个箱子,“这是落榜学子、当地百姓对书院的控诉,以及当地科举替考学子被书院胁迫的证词!”

“陛下!”宋华安膝行两步,“科举取士,贵在公平!然如今学阀横行,寒门子弟十年苦读,不敌世家一纸荐书!

官位几成私相授受之物,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儿臣恳请陛下,彻查各地书院与官府勾结之情弊,重整科举纲纪,以安天下士子之心!”

金銮殿上,死一般的寂静。空气仿佛凝固,只能听到一些官员粗重的呼吸声。宋清霜低垂着眼,袖中的拳头紧握,指甲几乎掐进肉里。就连一向沉稳的宋清怡,眼底也掠过几分凝重。

学阀之事,在朝官员心知肚明,这一切都是暗地里进行的,至少明面上合法合规。

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宋华安查的不只是那些官员档案,还让人走访当地百姓,甚至是落榜生,最重要的是那些替考学子,她居然找出来了百余人。

这时刑部尚书郑卉出列,手捧象牙笏板,说道:“殿下所列举的这些民间诉求按照律法并不能成为书院和官府勾连的证据,一切都只是猜测。”

宋华安闻言看向郑卉,“郑尚书,我可没说书院和官府勾结,我只说他们来往过密。至于民间证言,的确,单拎出来或可被斥为片面之词。

但当数十份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证人的证言,皆指向此,这还能用‘巧合’或‘构陷’来解释吗?还有那些替考的学子,郑尚书当他们不存在吗?”

宋华安深知,仅凭她一张嘴根本动摇不了盘根错节的学阀,她只能把学阀和科举舞弊钉死在一起,朝廷或许可以忽视学阀的根本危害,但她们不能忽视科举舞弊。

当意识到各种刺杀已经查不出结果的时候,她就放弃了,以小博大做不到,她就只能以大搏小了。

御史在明面上查,吸引火力时,她的人就在暗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