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一两心酸一两愁全文 > 第241章 玉壶冰心映万川(第1页)

第241章 玉壶冰心映万川(第1页)

闭关的石室,仿佛成了独立于喧嚣尘世之外的方寸净土。

我摒弃所有杂念,将全部心神沉入对自身力量的梳理与探索之中。此番永冻荒原之行,险死还生,却也如同烈火淬钢,让我对“酿造”之道,尤其是新触及的“法则道种”,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首要之事,是稳固根基,恢复元气。

苏婆婆的汤药与守墓人老祭司的温养术法双管齐下,辅以我自身【初火·烬】的缓慢运转,受损的经脉与识海正以可观的速度修复。更令我惊喜的是,经历过极限压榨与“源初之樽”本源的洗礼,我的“心窖”似乎完成了一次蜕变。它不仅变得更加坚固辽阔,对周围天地灵机与情绪粒子的感知、容纳能力也提升了数倍。如今即便不刻意运转,也有丝丝缕缕纯净的灵能自发汇入,缓缓滋养着壶身与己身。

我怀中的酒壶,亦在这次磨难中获益良多。壶身裂纹尽复,光泽内敛,触手温润如玉,与我的联系愈发紧密无间。它不再仅仅是被动承载“灵酿”的容器,更像是我“酿造”之道的延伸与外显,甚至能自发吞吐灵气,微调内部环境,辅助“酿造”过程。

其次,是消化收获,精研新法。

我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对“法则道种”的深入研究上。这并非正统平和的“酿造”,而是一种将“融灵”、“塑形”乃至“溯源”真意运用到极致,近乎战斗法术的凶险法门。

我反复回味凝聚道种时的每一个细节,分析其成功的关键与蕴含的巨大风险。结论是,此法核心在于“平衡”——不同属性、甚至相互冲突的力量在极限压缩下的微妙平衡。这要求施术者对力量本质(溯源)、力量融合(融灵)与力量塑形(塑形)有着超乎寻常的精微掌控。

我尝试在不真正凝聚道种的前提下,于意识海中反复模拟、推演这个过程。起初,模拟的能量结构稍有偏差便轰然溃散。但随着一次次失败与调整,我对那几种真意的理解愈发深刻,模拟出的“虚拟道种”也变得越来越稳定。

同时,我也开始尝试将这种对力量精微掌控的感悟,反馈到正统的“酿造”之中。

我选取了最基础的“清心露”进行改良。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安抚心神,我尝试着,在酿造过程中,以“塑形”真意,将一丝极其微弱的、源自“混沌源石”转化而来的“宁静”法则意蕴,如同绣花般,小心翼翼地“织”入酒液的灵能结构之中。

过程极其耗费心神,成功率很低。但成功酿造出的改良版“清心露”,效果远超从前。它不仅能让饮用者心神宁静,更能一定程度上抵御外邪入侵,抚平精神层面的细微创伤。我将此称为“冰心涤魂露”。

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证明,“酿造”之道,不仅可以创造功能性“灵酿”,更可以融入法则意蕴,提升其本质品阶!

最后,是探究外物,积蓄力量。

“混沌源石”依旧是我关注的焦点。它内部那缕灰芒在吸收了驿站废墟的污染结晶后,似乎凝实了一丝,转化外界能量的效率也略有提升。我尝试引导它吸收哨塔内各种不同属性的微弱能量残留(主要是之前大战留下的),发现它似乎能从中剥离出极其细微的、对应的法则碎屑,虽然远不足以凝聚道种,却加深了我对不同属性法则的理解。

那块来自黑风涧的奇异颅骨,我也未曾放下。隔着冰层与封印,我以更加精妙的“溯源”真意,如同最耐心的考古学家,一点点解析其内部那复杂诡异的能量回路与精神放大结构。进展依旧缓慢,但每一点收获,都让我对“外源”力量的运作方式多一分了解,也为未来可能面对的类似敌人,积累着宝贵的认知。

时间就在这心无旁骛的修炼与研究中悄然流逝。

当我再次被石室外的动静惊醒时,已是半月之后。

推开石门,阳光(哨塔内部模拟)有些刺眼。我深吸一口带着重建气息的空气,感觉周身灵能充盈,精神力澎湃,较之受伤前,竟似更上一层楼。举手投足间,对力量的掌控更加圆融如意,那尊“玉壶”仿佛已与我身心合一,映照内外,明晰透彻。

石像、红隼、雷顿、幽女士等人早已等候在外。看到我神完气足、气息愈发深邃内敛地走出,几人眼中都闪过惊喜与欣慰。

“看来这次闭关,收获不小。”石像的声音带着一丝难得的轻松。

我微微一笑,点了点头:“略有寸进。”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幽女士身上,“可有新的消息?”

幽女士上前一步,声音依旧沙哑,却带着一丝凝重:“根据多方情报汇总,以及我们对永冻荒原驿站废墟残留痕迹的分析,基本可以确定,霍森已通过那里的隐秘传送阵,逃回了‘葬龙渊’。而且……”

她顿了顿,看向我:“‘樽’组织似乎正在‘葬龙渊’深处进行某种大型仪式的准备工作,能量波动异常。我们怀疑,这与他们试图彻底沟通‘外源’,或者修复、强化屏障有关。”

气氛瞬间凝重起来。

我握了握怀中温润的酒壶,感受着其中新酿的“冰心涤魂露”与更加凝练的精神力量,目光平静地望向远方,仿佛穿透了哨塔的壁垒,看到了那片被黑暗笼罩的冰封深渊。

玉壶冰心,已映万川。是时候,将这半月所得,酿成破开迷雾的烈酒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