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发疯的病人 > 第95章 古代流民2(第1页)

第95章 古代流民2(第1页)

山坳里的晨光带着草木的清气,粥香袅袅中,夏天正用磨石打磨那把缴获的腰刀。

刀锋划过青石,溅起细碎的火星,原本有些锈迹的刀刃渐渐露出寒光,映得她眼底一片清明。

“姑娘这刀磨得真亮!”赵虎啃着刚换来的麦饼,含糊不清地说,“跟镇上铁匠铺打的新刀似的。”

他昨天去换粮,带回个消息:清河县令正在招募武师,教乡勇们拳脚,管吃管住,每月还有五百文工钱。

“五百文?”银匠青年眼睛一亮,他叫阿吉,手上还留着做银活的薄茧,“够买三斗米了!”

老妇却皱着眉:“官府的活哪好干?听说那县令是个‘刮地皮’的,去年征粮,好多人家被逼得卖儿卖女。”

她怀里的窝头早就分给了孩子们,此刻正用布巾擦着个豁口的粗瓷碗。

夏天磨完最后一下,将刀鞘归位,沉声道:“去看看。”

她指了指身后的流民,“咱们三十多口人,总不能一直躲在山里。去县城至少能讨个营生,真不行,再走也不迟。”

众人合计半晌,终究是生计要紧。

赵虎熟悉山路,带着大家抄近路往清河县赶,夏天把那枚“永宁驿丞”的木牌给了阿吉,让他扮成驿站文书,万一遇到盘查也好有个说辞。

清河县的城墙是夯土筑的,墙头上插着褪色的旗帜,城门处两个衙役懒洋洋地靠在柱子上,对进出的百姓翻着白眼。

看到夏天一行人,他们立刻挺直腰板,手里的水火棍敲得地面“邦邦”响:“站住!哪来的流民?”

阿吉赶紧掏出木牌,陪着笑:“官爷,我们是永宁驿过来的,想在县里找个活计,您看……”他悄悄塞过去两文钱,是夏天让他准备的。

衙役掂了掂铜钱,眼皮一抬:“进去吧,别惹事!”

县城里远比山坳热闹。

青石板路两旁挤满了摊贩,挑着菜的农妇、摇着拨浪鼓的货郎、吆喝着卖面人的老汉,混杂着驴叫马嘶,汇成一股鲜活的市井气。

可仔细看,就会发现百姓们大多面有菜色,穿的衣服不是打满补丁就是浆洗得发白,偶尔走过几个穿绸缎的,身后跟着的家丁都横眉立目,吓得路人纷纷避让。

“那是张大户家的管家,”赵虎压低声音,指着个脑满肠肥的中年男人,“他家占了县里一半的好地,跟县令穿一条裤子。”

夏天没说话,目光落在街角的告示牌上。

上面贴着几张纸,最显眼的是招募武师的布告,字迹歪歪扭扭,末尾盖着个模糊的朱印;旁边则是征收“秋防捐”的告示,墨迹新鲜,看样子刚贴上去没多久。

“秋防捐?”阿吉念着上面的字,“每户缴两升米,说是要给乡勇买兵器。这都快入冬了,哪来的秋防?”

“刮钱的由头罢了。”旁边卖豆腐的老汉叹着气,手里的木勺重重磕在桶沿上,“开春收过‘春耕捐’,夏天收‘防汛捐’,现在又来个‘秋防捐’,再这么刮下去,咱们都得去吃土!”

正说着,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百姓们慌忙往路边躲。

几个骑着高头大马的汉子疾驰而过,马蹄溅起的泥水溅在个卖菜的老婆婆身上,她刚要骂两句,就被为首的汉子瞪了一眼,吓得赶紧闭了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