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发疯的病的图片 > 第72章 献祭圣女?先啃你的祭品羊61(第1页)

第72章 献祭圣女?先啃你的祭品羊61(第1页)

半自动纺织机搬进清河镇的老染坊时,染坊掌柜周老爹围着机器转了三圈,手里的旱烟袋都忘了点。

这机器分了上下两层,下层的纺锤“嗡嗡”转着纺线,棉絮进去,出来就是匀匀实实的棉线;上层的织梭左右飞,棉线进去,转眼就织出半尺布,平展得像被熨斗熨过,比他那架用了三十年的木织布机快得没影。

“这布能织出花样?”周老爹摸着刚织出的白棉布,指腹蹭过细密的纹路,惊得直咂舌,“以前织块带格子的布,得手忙脚乱换线,现在倒好,机器上安了好几个线轴,红的绿的蓝的,织出来的花布跟画似的!”

夏天让人把纺织机和染坊连在一起,形成了“纺线-织布-染色”一条龙。

张大户家今年收的棉花多,全送到纺织坊,轧成棉絮,纺成线,织成布,再用周老爹的老法子染色——用栀子染黄,用紫草染紫,用靛蓝染蓝,染出的布颜色鲜亮,还带着草木的清香。

最开心的是镇上的媳妇们。

以前做件衣裳,得自己纺线织布,累得肩膀疼,织出的布还歪歪扭扭。

现在纺织坊能定做各种布料,想要细布做衬衣,想要粗布做裤子,想要花布做围裙,说一声就行,价钱还公道。

张寡妇给儿子做新棉袄,选了块靛蓝粗布,摸着厚实的布面说:“这布比我自己织的密,冬天穿上肯定暖和!”

可这新鲜,却让村里的“织布能手”陈婆婆心里不是滋味。

陈婆婆从十二岁就开始织布,一手“万字纹”织得活灵活现,以前谁家嫁闺女,都得来求她织块被面当嫁妆,说“有陈婆婆的手艺,日子才能织得红火”。

现在大家都去纺织坊买花布,她的织布机摆在屋里,落了层薄灰,连最疼她的小孙女都吵着要“机器织的格子布”。

“机器织的布哪有魂?”陈婆婆坐在织布机前,手里攥着梭子,对着墙上挂着的“万字纹”被面叹气,“我这布,每根线里都带着手温,机器织的,冷冰冰的,穿着能舒坦?”

有天她揣着自己织的“万字纹”布,跑到纺织坊,非要跟机器织的布比一比。

夏天笑着应了,让伙计把两块布都做成帕子——陈婆婆织的帕子纹路灵动,带着细微的手工痕迹;机器织的帕子图案整齐,针脚均匀得像用尺子量过。

“你看!我这布才有灵气!”陈婆婆举起帕子,脸上露出得意的笑。

“您这手艺是真绝活,”夏天递过一块机器织的格子帕,“但机器能织出更复杂的花样,比如这格子、条纹,做衣裳更耐穿。

要不咱们合作?您教大家织‘万字纹’,我们用机器把这花纹织得更大更匀,做成被面、门帘,肯定有人抢着要。”

陈婆婆看着机器织的格子帕,突然笑了:“行!我倒要看看,机器能不能织出‘万字纹’的活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