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疯病怎么治疗 > 第77章 献祭圣女?先啃你的祭品羊66(第2页)

第77章 献祭圣女?先啃你的祭品羊66(第2页)

“你看!我这装订才有书卷气!”孙婆婆举起书,脸上露出得意的笑。

“您这手艺是真绝活,”夏天递过本机器装订的“线装画册”,里面贴着王默拍的照片,“但机器能装订厚书,还能配照片、表格。要不咱们合作?您教大家做‘蝴蝶装’的花样,我们用机器批量装订,书脊用您的法子缝,封面加您绣的小花,肯定比单纯的机器装或手工装都好。”

孙婆婆看着画册里的照片,突然笑了:“行!我倒要看看,机器和手工凑在一起,能不能装订出比善本还金贵的书!”

没过多久,印刷坊就推出了“锦绣线装书”。

机器装订的书脊结实,孙婆婆在封面绣上梅兰竹菊,书角包上锦缎,看着就像件艺术品。

府城的书局听说了,专门派人来订,说“这书比苏杭的线装本还精致,能当礼品送”。

孙婆婆现在每天在印刷坊绣书皮,看着机器吐出一本本整齐的书,嘴上不说,眼里却满是笑意。

“还是夏姑娘会想辙,”孙婆婆绣着花,笑着说,“机器替我做了累活,我能专心绣花样,这书啊,就像穿了新衣裳,看着就喜庆。”

装订机的好处不止装书。

夏天让人用剩余的线和纸板,做了“线装笔记本”,纸页是再生纸,封面用彩纸糊的,镇上的账房先生、学堂的孩子们都爱用,说“写字顺手,还环保”;甚至张师傅的皮影戏,都用线装本做了“剧本”,把唱词、皮影图样订在一起,比以前的手抄本规整多了。

有次村里的老人过寿,夏天让人印了本《寿宴菜谱》,里面记着清河镇的特色菜做法,用线装本装订,封面绣着“福如东海”,老人捧着书,笑得合不拢嘴:“这比送寿桃还实在,能传给孙子当念想!”

系统在她脑子里冒出来:【宿主,完善书籍制作产业链,提升书籍品质,融合传统装订工艺,丰富文化载体,获得积分,总积分。】

“分……”夏天看着刚装订好的一批“清河镇故事绘本”(给孩子们看的,图文并茂),“能换个小型油墨机不?咱们现在印书的油墨都是从府城买的,自己做油墨,成本能更低,还能做彩色的,印出来的书更好看。”

【……可以兑换“植物油墨机”,用松烟、桐油、植物染料做油墨,能做黑、红、蓝、黄四种颜色,比买的油墨环保,颜色还鲜亮。】

“植物油墨机?”夏天眼睛一亮,“那赶紧换!我要让清河镇印的书,不光装订结实,油墨还带着草木香,孩子们闻着墨香读书,连字都能记得更牢!”

王默扛着相机进来,镜头对着装订机拍个不停:“刚拍了孙婆婆给书皮绣花的样子,银针在蓝布上飞,比机器的针还快。”他晃了晃手里的胶片,“张师傅新做的皮影里,文昌帝君都来印刷坊了,说这线装书比竹简还好用,能装下更多学问呢。”

夏天笑着接过相机,镜头里,装订机的铁针还在上下翻飞,线轴转得飞快,孙婆婆坐在旁边绣书皮,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书页上,金线银线闪着光,和机器的金属光泽混在一起,像串起了古今的珠子。

这装订机缝的不只是书页,还有清河镇的文脉——线脚里缠的是日子的实,书脊上连的是人心的暖,机器的快和手工的巧缝在一起,就成了能锁住岁月的线装。

喜欢疯病没得治,只能在各个世界发疯请大家收藏:()疯病没得治,只能在各个世界发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