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疯病怎么治疗 > 第80章 漠北2(第2页)

第80章 漠北2(第2页)

回到毡房时,巫医正在等他们。

听说找到疑似水脉,老人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让人把族里几个年长的汉子都叫了来,围坐在矮桌旁听夏天讲“引水计划”。

“水在地下至少五丈深,”夏天铺开画好的水泵草图,指着叶轮说,“得做个能转的铁轮子,把水往上抽。轮子要像风车叶那样带弧度,才能把水压上来。”

她又画出支架和摇柄,“用木头做架子固定,人摇着柄转轮子,水就能顺着管子流出来。”

汉子们盯着图纸,七嘴八舌地议论:“铁轮子能转?怕不是要锈在沙子里?”“五丈深的管子,得用多少木头?咱们的胡杨木够吗?”“摇那么个铁家伙,得几个人才摇得动?”

乌兰没说话,手指在图纸上的铁轮位置摩挲着,突然一拍大腿:“这轮子我能打!以前给商队补过马车轱辘,知道怎么让铁片子带弧度!”

他看向夏天,眼神里的怀疑变成了琢磨,“就是这叶轮的角度得准,偏一点就怕抽不上水……”

“我来画样板。”夏天从炭笔盒里挑出支最细的,在纸上画出叶轮的侧面图,标上角度,“每片叶子都得按这个角度焊在轴上,像扇子面一样匀称。”

巫医突然开口:“我知道哪里有铁。”他拄着拐杖站起来,“北边的黑石山,以前有商队说那地方能捡到陨铁,硬得很,就是挖起来费劲。”

苏木当即拍板:“明天我带乌兰去黑石山找铁,巴图带人砍胡杨木做架子,夏天姑娘你就留在毡房画图,缺什么尽管说!”

接下来的几天,绿洲像上了弦的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木和乌兰带着三个汉子去了黑石山,回来时每人背上都扛着块黑沉沉的陨铁,乌兰的手上磨出了血泡,却咧着嘴笑:“这铁好!烧红了能捶出花来!”

巴图带着孩子们在胡杨林里忙活,专挑树干直的老树砍(征得巫医同意,只砍枯树),把树干锯成一根根圆木,用砂纸打磨光滑,堆在毡房外像座小山。

女人们也没闲着,用羊毛捻成粗绳,说要绑紧架子,免得被风沙吹倒。

夏天的毡房成了“设计室”。

她画了一张又一张图,从叶轮的弧度到管子的接口,从摇柄的长度到支架的承重,连乌兰打铁时需要的模具都画得清清楚楚。

竹浆纸用了厚厚一沓,上面沾着炭灰和奶茶渍,却每张都标记得整整齐齐。

有天半夜,夏天被外面的声音吵醒。

出去一看,乌兰还在临时搭的铁匠炉前忙活,火光把他的影子投在毡房墙上,忽大忽小。

他正把一块陨铁烧得通红,用锤子一下下捶打,火星溅在沙地上,像转瞬即逝的星。

“睡不着,练练手。”乌兰见她出来,抹了把脸上的汗,“这陨铁硬,得多烧几遍才能捶出你要的弧度。”

他举起手里初具雏形的铁叶轮,虽然还粗糙,却看得出叶片的角度和图纸上的不差分毫。

夏天递给他块玫瑰皂:“洗手用,去去铁腥味。”

乌兰愣了愣,接过去闻了闻,突然笑了:“中原的玩意儿就是精细,连洗手的都带着香。”

他笨拙地往手上抹了点,在沙地上蹭了蹭,果然清爽了不少。

五天后,水泵的零件基本齐了。

铁叶轮被乌兰捶打得锃亮,叶片的弧度像被量过一样标准;胡杨木支架被打磨得光滑,用羊毛绳捆得结结实实;竹管(巴图他们用胡杨枝掏空做的)接了五丈长,接口处缠着浸了桐油的麻布,保证不漏水。

安装那天,全族的人都来了。

汉子们轮流下井(用绳子吊着筐子,一点点挖深到五丈),把竹管往下送;乌兰指挥着把铁叶轮固定在管顶,接上摇柄和支架;女人们端着水,随时准备给干活的人解渴;孩子们挤在最前面,眼睛瞪得溜圆,生怕错过什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