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罐罐头机落户清河镇的玻璃工坊时,整个镇子都透着股新奇劲儿。
这机器看着不算复杂,一个大蒸锅连着封口器,把削好的水果装进玻璃罐,倒上糖水,放进蒸锅灭菌,再用封口器一压,盖子“啵”地一声就封死了,严实得连针都扎不进去。
“这罐子能把夏天锁在里面?”李老汉捧着刚做好的苹果罐头,对着太阳照,看见金黄的果肉泡在清亮的糖水里,惊得直咋舌,“去年冬天想吃口苹果,得去府城买冻得硬邦邦的,现在倒好,打开罐子就能吃,跟刚摘的一样脆!”
夏天让人在果园旁搭了间“四季鲜”罐头坊,专门收镇上的落果——不是坏果,是那些长得不够周正、不好卖的苹果、梨、桃,价格比好果便宜一半,农户们乐得多份收入,送来的果子堆成了小山。
张寡妇家的桃树今年结得多,不少小桃长不大,以前只能扔了,现在全送到罐头坊,换了不少铜钱。
“这些小桃做罐头正好,一口一个!”她看着工人把小桃去皮去核,装进玻璃罐,笑得眼睛眯成了缝,“冬天给我那在府城念书的儿子捎两罐,让他尝尝家里的味儿。”
罐头坊的生意火得很,不仅做水果罐头,还试做了肉罐头。
赵老三从牧场弄来些牛肉,夏天让人切成块,加上酱油、香料,装进大玻璃罐,封好口蒸熟,开罐时香气能飘出半条街。
王大哥偷偷打开一罐尝了尝,嚼着炖得软烂的牛肉说:“这玩意儿要是送到边关,士兵们行军都能吃上热乎肉!”
这话还真说中了。知府来视察时,尝了牛肉罐头,当即拍板:“给边关送一批!让将士们也尝尝清河镇的手艺!”
他还让人给罐头坊题了块“拥军佳味”的牌匾,挂在门口比“四季鲜”还显眼。
可这红火,却让府城的“蜜饯铺”老板周胖子坐不住了。
周胖子家的蜜饯用的是传统法子,把水果晒干了加糖腌,保质期虽长,却不如罐头新鲜。
自从清河镇的罐头出来,买蜜饯的人少了一半,他看着自家柜台里皱巴巴的桃干,气得直拍桌子:“那破罐子装的玩意儿,哪有我这蜜饯有嚼头?”
他让人去清河镇买了几罐罐头,打开一看,苹果块脆生生的,糖水甜丝丝的,确实比蜜饯水灵。
周胖子不甘心,又让人买了罐牛肉罐头,就着馒头吃了半罐,抹了抹嘴,突然有了主意。
第二天,他带着自家最好的蜜饯来到罐头坊,找到夏天:“夏姑娘,我这蜜饯能跟你换罐头不?咱们合作,把蜜饯装进罐头,既耐放又有嚼头,说不定能卖得更好!”
夏天看着他带来的蜜饯,杏干、梅肉色泽鲜亮,笑着点头:“好啊!我正想做些带嚼劲的罐头呢。”
没过多久,罐头坊就推出了“蜜饯什锦罐”,把周胖子的蜜饯和新鲜水果混在一起,甜中带酸,既有罐头的水灵,又有蜜饯的韧劲,一上市就被抢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