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疯病还能治好吗 > 第76章 献祭圣女?先啃你的祭品羊65(第1页)

第76章 献祭圣女?先啃你的祭品羊65(第1页)

木活字印刷机搬进学堂后院时,老秀才特意请了镇上的戏班来吹打,红绸布一揭开,满院子的人都发出惊叹。

这机器像个铺着铁板的长桌,旁边摆着个木格子柜,里面整齐码着密密麻麻的木活字,大小一致,笔画清晰,“天地君亲师”“仁义礼智信”样样俱全。

“这字竟能拆下来重排?”老秀才捏起个“学”字,对着阳光照,见字模底部刻着反文,笔画深峻,惊得胡须都抖了,“以前抄书得抄三个月,刻版得刻半年,现在倒好,字模往铁板上一拼,刷上墨就能印,一天能印出百张纸,比神仙显灵还快!”

夏天让人把印刷机和造纸坊连起来,先印了本《清河镇农桑要术》。

里面记着滴灌、播种、防虫的法子,配着王默拍的照片,用竹浆纸印出来,图文并茂,农户们抢着要。

李老汉捧着书,让识字的后生念给他听,听到“螺旋榨油机出油率”那段,拍着大腿说:“这书比老辈子的农谚还实在,照着做准没错!”

最激动的是学堂的孩子们。

以前课本都是先生手抄的,字迹潦草不说,还经常缺页。

现在有了印刷机,《三字经》《百家姓》印得整整齐齐,每人一本,孩子们捧着新书,翻得小心翼翼,连课间都在互相考“这个字怎么念”。

“这书纸滑字清,看着就舒心!”小胖墩把课本揣在怀里,生怕弄脏了,“以前抄书抄得手酸,现在能专心念书了!”

印刷机不光印农书、课本,还印传单。

镇上要修桥,印了“募工启事”;罐头坊出了新口味,印了“尝鲜传单”;连张师傅的皮影戏要开演,都印了“戏单”,上面画着皮影小人,写着唱段,比口头吆喝管用十倍。

可这便捷,却让镇上的“刻书匠”马先生坐不住了。

马先生刻了一辈子书版,一手宋体字刻得端庄秀丽,以前府城的书院都来求他刻经卷,说“马先生的字能镇住纸页”。

现在大家都用活字印刷,他的刻刀闲在案上,木版堆成了山,连最虔诚的老居士都改买活字印的佛经了。

“活字印的字哪有魂?”马先生对着未刻完的《金刚经》版叹气,手里的刻刀在木头上划出浅浅的痕,“我这字,一刀一刀刻着心意,每个撇捺都带着气脉,活字排的,横平竖直像尺子量的,哪能读出经义?”

有天他扛着块刚刻好的《兰亭序》版,来到印刷坊,非要跟活字印的比一比。

夏天笑着应了,让伙计用两种法子各印一张——刻版印的字带着刀痕的温润,墨色有浓有淡;活字印的字笔画均匀,墨色鲜亮,却少了点自然的气韵。

“你看!我这刻版的字才有筋骨!”马先生指着印张,眼里闪着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