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境也来了,拿个册子在旁边观摩学习。
严三七当然也来了,想铸造出好的大炮,离不开优质生铁。
秦川不懂冶铁,但懂原理,还在后世的论坛混过,所以讲起冶铁来一套一套的,听得严三七惊奇不已。
在他的指手画脚,和严三七的不断摸索下,终于摸出了一套在现时代来算得上顶尖技术的冶铁法。
改进大鉴炉,改良鼓风技术,使用焦炭冶炼,使炉温比以前的大鉴炉炉温提高一成左右,秦川估计应该能达到将近一千四百度了能把生铁化成液态的铁水了。
严三七和陈詹在炮厂建了一个一号的高炉,如今正让学徒鼓风烧铁水。
旁边有一个精炼炉,并非炒熟铁的那种方塘,而是竖炉,里面放一口用石墨粉制成的坩埚,坩埚下方堆满燃烧的焦炭,还有两个学徒在旁边鼓风,将竖炉烧旺。
当高炉里的生铁化成铁水,就会从一个通道流入竖炉中的坩埚里,由于竖炉中的温度也高达一千两百度以上,让铁水流进去之后,依然能保持液态。
这时,两个工匠手持长长的柳木棍,从上方伸进坩埚里搅拌铁水,一边往里面撒碳粉,一边用风箱和铁管往坩埚里鼓风。
这是利用搅拌铁水,让铁水中的杂质和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从而去除杂质。
但,同时发生反应的还有碳,这个过程会让铁水脱碳,从而得出含碳量很低的熟铁,和方塘炒熟铁一样的道理。
铁水的碳含量降低之后,熔点会随之提高,铁水会变成浆糊一样的胶质状态,铁质结构不均匀,杂质无法上浮,所以依然含有大量杂质,还需要不断锻打才能把杂质排除出来。
所以,秦川也严三七研究出来的炼铁法,要不断往坩埚里加碳粉,铁水又能从石墨坩埚中不断渗碳,维持一定的含碳量,并维持液态。
而且,竖炉里能一直保持高温,再加上不断渗碳,让铁水保持较低的熔点,一直保持液态,其中的杂质跟氧气反应后,一部分变成气体飘走,另一部分反应成其他形式的杂质,漂浮在铁水上层。
这样一来,下层的铁水所含的杂质就会变少,从而得出品质较好,结构较为均匀的生铁。
这种方法,和清朝时山西出现的坩埚炒钢法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