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四合院木工手艺人立地为秋 > 第160章 权势与加入(第2页)

第160章 权势与加入(第2页)

他的这种表现,显然也给审查方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四月中的一个下午,春光明媚。林墨被辅导员叫到了办公室。除了辅导员,系党总支的一位副书记也在场,神色严肃而庄重。

“林墨同学,”副书记开门见山,语气郑重,“经过组织上长期的考察,以及对你个人情况、家庭历史、政治表现和业务能力的全面了解,认为你符合一名组织成员的基本标准。你的加入组织申请和考察流程,已经走完了了。”

饶是林墨心性沉稳,此刻心中也不由得涌起一阵激动。在这个时代,加入组织,不仅意味着政治上的认可,更代表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信任。

“谢谢组织的信任!”林墨站起身,郑重地说道。

随后,在系里一间布置得简单而庄严的会议室里,面对着鲜红的党旗,林墨举起右手,握紧拳头,在副书记的领誓下,一字一句,清晰而坚定地宣读入组织的誓词。

宣誓完毕,副书记和辅导员与他亲切握手,勉励他今后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不仅在专业上精益求精,更要在思想上不断进步,真正成为一名又红又专的共产主义战士。

走出会议室,林墨深深吸了一口春天清新的空气。

加入组织的宣誓词犹在耳畔回响,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与荣誉感尚未平复,一项更为艰巨和隐秘的任务便已降临。四月底,在水木大学和系里领导的直接部署下,一个重大项目正式启动。

项目旨在针对特定威胁,开展一系列基础性、前瞻性的防护理论与技术研究,其重要性和保密等级都远超林墨之前接触过的任何课题。

林墨被作为项目的辅助人员,并不接触理论,只是根据研究员的要求制作各种各样的木制的工具,他甚至不被允许进入实验室。

他接到的第一个实质性任务,是协助一位姓冯的副研究员,搭建一座小型的缩尺模型。要模拟结构内部应力分布、变形模式乃至失效机理的关键研究平台。模型的精度和还原度,将直接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当冯研究员将厚厚一叠结构图纸和技术要求交到林墨手中时,纵然是早有心理准备,林墨也不禁感到了压力。图纸上的结构异常复杂,包含了多层板柱体系、交错通道、多种规格的预留孔洞以及模拟不同材料强度的区域划分。

技术要求更是苛刻到了极致:整体尺寸误差要求,关键承重构件的角度、平面度要求极高,甚至要求模拟出混凝土施工缝的微观效果。

这不是普通的木工模型,而是对结构力学、材料特性乃至施工工艺都有深刻理解后,才能着手进行的精密“复制”。

林墨没有退缩。他将这视为组织对自己的信任与考验,也是将自身木工技艺与现代防护工程理论深度融合的绝佳机会。他再次沉入“鲁班工坊”,将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反复拆解、琢磨。

他运用在藏书阁汲取的古建筑抗震智慧,结合《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土力学》中学到的现代知识,去理解模型中每一道墙体、每一根梁柱在冲击荷载下可能的行为。

在实际制作中,他选用了质地均匀、稳定性极佳的椴木和榉木,针对不同部位模拟的强度要求,对木材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浸胶硬化处理。

他改进了传统榫卯,使其在微小尺度下既能保证连接强度,又能展现出一定的延性。制作那些模拟厚重防护门的可活动部件时,他对铰链和闭锁机构的精度要求,几乎达到了之前为钱研究员制作精密齿轮的水平。

冯研究员起初对这个被“特招”进来的年轻学生还将信将疑,但随着模型的逐步成型,他的态度从审视变为惊讶,最终化为了彻底的佩服。

他从未见过有人能将木工手艺与工程理解结合得如此完美,模型不仅完全符合图纸要求,甚至在一些结构细部处理上,林墨提出的优化建议,让模型更贴近真实结构的受力特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