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四合院木屋图片大全 效果图 > 第69章 表彰与家宴(第2页)

第69章 表彰与家宴(第2页)

席间还见到了陈枋安的兄长陈柏安,一位气质沉稳、手掌粗粝的中年汉子,一看就是常年与木头打交道的手艺人,以及陈枋安的妹妹陈竹君,一位戴着眼镜、气质文静的中学教师。

“小林,老赵,快请进!家常便饭,别嫌弃!今天家里人都齐了,正好认识认识!”陈枋安热情地招呼,特意介绍了兄长陈柏安和妹妹陈竹君,他的兄长和妹妹在外面都另有住所。

席间,菜肴丰盛而精致,远超一般家庭水平。酒过三巡,气氛融洽。陈松忍不住好奇,问林墨:“林大哥,听说‘东方韵律’是你设计的?真厉害!我爹总夸你呢!”

林墨谦虚地笑笑。陈老爷子却放下酒杯,缓缓开口,声音洪亮而带着岁月的沧桑:“今天高兴,枋安能带小林来这里就是没有把你当外人,上次你给他出的主意很好,本来我还以为他要我们这些老家伙点拨,没想到你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就给解决了”。

林墨知道他说的是厂子升格的事,连忙谦虚道:“都是瞎想的,幸好能应付事。”赵山河瞥了他一眼。。。。。。

“小伙子不用谦虚,你比枋安这小子年轻时候强多了。”林墨还想说什么被陈老爷子打住了。

陈老爷子摆摆手,他看了赵山河一眼:“枋安今天把你们带过来估计是你为你们后续学手艺提高的事情。”

“我们陈家,祖上几代,都是吃木匠这碗饭的。枋安的太爷爷,专门给皇家做精细木活的,当然现在也不兴讲这个。后来世道变了,手艺传了下来。到了我这一辈,虽没赶上这内城里面最大的工程,但也有不少关系在做着其他工程,在京城木匠行当里,也算有几分薄面。你们后面手艺学到家了,后面想学哪家的,我这边还可以引荐一下。”

他指了指沉稳的长子,“柏安性子稳,手底下功夫扎实,算是接了我这摊子,守着老手艺,现在国营木器一厂做些传统家具,也带些徒弟。也能说上点话”陈柏安憨厚地笑了笑,向林墨和赵山河举了举杯,话不多,但眼神透着对手艺人的认可。

林墨和赵山河赶紧站起来举杯相碰,这是为他们的手艺开了一条后路。

老爷子看向陈枋安,眼神复杂又带着骄傲,“你从小就爱琢磨新花样,心思活络,念书也比他哥强。当年本来让他跟他哥去大厂的,他非要跟着小聂进龙成,学新东西,搞新派家具,现在看来路子也还不错!你看现在,给国家挣外汇,光宗耀祖!比我们这些老家伙强!”他又看向女儿竹君只说了一句,“竹君是闺女,念书好,当了先生,不沾这木头屑了,也好!”

陈竹君则微笑着给众人添茶。

陈老爷子继续说道:“解放后,我们这些手艺人响应号召,组织起来,加入了手工业合作社,后来又进了国营厂。枋安能走到今天,除了他自己的努力和组织培养,也离不开家里这点老底子和在木匠协会里积攒的人情关系。”林墨这才知道,龙成升格这边应该也出了不少力。

他看向陈枋安,语气郑重:“这次你当上副厂长,担子更重了。记住,手艺是根,规矩是本!像小林这样懂创新又不丢根本的年轻人,像张柄行这样死守规矩的老师傅,都是厂里的宝贝!要好好用,更要好好护着!”

他又转向林墨和赵山河,语气诚恳:“小林,小赵,枋安年轻,以后工作上,还得靠你们多帮衬!我们陈家,在京城木匠协会还算说得上话,以后厂里遇到材料上的难题,或者需要请动一些隐退的老匠人出山指点,家里也能帮着想想办法。”

饭后,陈枋安带着林墨和赵山河参观了他的书房。这里更像是一个小型木艺博物馆!墙上挂着各种古老的木工工具,玻璃柜里陈列着精巧绝伦的榫卯模型,书架上除了技术书籍,还有不少线装的、纸张泛黄的木工古籍!

最让林墨心头剧震的是,陈枋安从一个上锁的红木匣子里,珍重地取出几页残破不堪、用毛笔小楷书写的旧纸,小心翼翼地展开。

“小林,老赵,你们看。”陈枋安指着上面的文字和图样,压低声音,“这是我家传的,据说是宫里造办处流出来的《鲁班经》真本!里面记载了一些早已失传的土木结构!我一直视若珍宝,连厂里资料室都没舍得放。今天给你们看看,是信得过你们!特别是小林,你悟性高,或许能从中参悟出些新东西!”

林墨屏息凝神,仔细看着那泛黄的纸页上古老而精妙的图样与文字注解。除了熟悉的木作结构,他赫然发现其中几页还详细记载了关于版筑的选土、配料、分层夯打技巧,甚至还有砖瓦烧制火候把控和基础石作的要点!这残卷所载,竟是《鲁班经》中涵盖“木、土、石”的中的土石技艺残本!一股难以言喻的兴奋感涌上心头,这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匠作天地的大门。

赵山河浑浊的眼睛也盯着那残卷,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唔”声,显然也被这失传的秘技深深震撼。

离开陈府时,夜色已深。林墨回头望了一眼那安静的四合院,心中充满了新的感悟。龙成厂的根基,远比想象中深厚;未来的道路,也因这木匠世家的支持,似乎多了几分把握。而他与赵山河肩上的担子,在荣耀与犒赏之后,也变得更加清晰而沉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