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四合院小木屋 > 第85章 日常与备考(第2页)

第85章 日常与备考(第2页)

许大茂下乡放电影的次数增多,总能偷偷摸摸带点花生、豆子之类的“土特产”回来,关起门来自己享用,偶尔飘出的香气惹得邻居们暗自咽口水又腹诽不已。

易中海和一大妈的日子相对宽裕些,但聋老太太的身体在酷暑中明显衰弱,需要更多的照顾和营养,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傻柱的饭盒成了易中海维系贾家、安抚老太太的重要资源,傻柱自己则靠着食堂的油水和省下的口粮,加上时不时“接济”秦淮茹后获得的那点心理满足感,勉强维持着一种奇特的平衡。

在这个普遍艰难的环境中,林家的情况,在林墨不动声色的经营下,显得格外“平稳”,甚至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宽裕”。

程秀英在纺织厂的工作稳定,林贤在中专享受着国家补贴,林墨作为厂里的股级干部,工资和福利在定量紧缩的背景下更显珍贵。

更重要的是,没有人知道林家那个看似平常的饭盒里,偶尔会装着林墨从“工坊”空间里拿出来的、处理得看不出异常的卤肉、肉酱或白面馒头。

林家严格遵守着低调的原则。程秀英依旧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服,林贤放假回家也穿着朴素的校服。一日三餐,林家的大门总是紧闭。

饭桌上,主食依旧是粗粮窝头或二合面馒头,配菜是清炒的时令蔬菜和一小碟咸菜。但在家人开动前,林墨会不动声色地从工坊里取出一个小碗,里面可能是几片切得极薄的卤肉,或是一勺浓香的肉酱,又或是两个小巧的白面馒头。分量不多,却能在极度匮乏的背景下,为母亲和弟妹补充一点珍贵的油水和营养。

“快吃,别出声。”林墨总是低声叮嘱,眼神警惕地扫过紧闭的门窗。林巧和林贤会意地点头,小口小口珍惜地吃着那点额外的“美味”,脸上是满足又带着点紧张的红晕。

程秀英看着孩子们,再看看沉稳的大儿子,心中充满了感激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全感。她知道儿子有秘密,但她选择不问,只是默默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安稳。

林家飘出的饭菜香味总是最寻常的,绝不会有炖肉的浓郁气息引来不必要的关注。

酷热的白天过去,夜晚的闷热依旧难熬。当四合院里其他住户为了省煤球早早熄灯,摇着蒲扇在院里或门口纳凉时,林家西厢房的小窗里,却常常透出稳定的灯光,直到深夜。

窗内,林墨赤膊着上身,只穿一条单裤,就着灯光,伏在书桌前。桌上摊开的不是图纸,而是厚厚的高中课本、习题集和他自己整理的笔记。

汗水顺着他的额角、脊背滑落,浸湿了桌上的草稿纸,但他浑然不觉,手中的笔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时而凝神思索,时而快速演算。

他复习的内容早已超越了简单记忆,进入了最后的查漏补缺和思维强化阶段。数学的综合应用题、物理的力学电磁场综合、化学的复杂反应推断、语文的时事议论文框架、俄语的语法难点和政治的论述逻辑,都在他脑中反复推演、融会贯通。工坊空间的双倍时间被他利用到了极致,在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下反复模拟考试场景。

高考的日期日益临近,林墨心中的信念也愈发坚定。他默默地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

准考证和身份证明、考试用品一样一样地复核后放入早就准备好的军绿色的小包里。

这几天他更是严格控制着作息,确保考试那几天精力充沛。工坊空间里的药浴和健体操,帮助他缓解疲劳,保持身体的最佳状态。

他甚至利用空间里的炉灶,提前准备好了考试那几天要吃的、能快速补充能量又不引人注意的食物——肉酱拌面、卤蛋、卤牛肉。

关于高考,他做了严格的保密。除了母亲程秀英、弟弟林贤、妹妹林巧,以及厂里绝对信任的聂厂长、陈副厂长、师父赵山河等寥寥数人,整个四合院,甚至厂里的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林墨即将参加高考。

聂厂长甚至没有在厂党委会上正式讨论过此事,只当是给林墨开了个后门,走个推荐流程,一切都低调处理。林墨特意叮嘱过家人,绝不要在院里提及“考试”二字,对外只说他在厂里加班或复习技术资料。

高考的前一天傍晚,林墨没有像往常一样在工坊里学习到很晚。他早早地洗了个澡,换上一身干净的旧工装,陪着母亲和弟妹吃了一顿比平时稍好,但依旧寻常的晚饭。饭后,他仔细检查了一遍所有考试用品,确认无误。

夜幕降临,四合院里闷热依旧,纳凉的人们低声交谈着生活的艰难。林墨关紧门窗,拉上窗帘,隔绝了外界的一切。他坐在书桌前,没有再看书,而是闭目养神,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和心绪。

工坊空间里那份登载着《致一位无名者》的《人民日报》,那份凝聚了他隐秘贡献的证明,仿佛给了他无声的力量。他仿佛能看到父亲模糊的笑容,能感受到肩上那份为家人、也为自己搏一个更稳固未来的责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