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四合院木结构 > 第22章 准备与捕鼠(第1页)

第22章 准备与捕鼠(第1页)

爆竹的硝烟味在料峭的春寒中渐渐散去,龙成家具厂的大门重新敞开,机器轰鸣声再次成为生活的主旋律。新年新气象,对林墨而言,更是新阶段的开始。

晋升为二级工,意味着他不再是单纯的学徒。他被分配了独立的工作任务——每天需要在固定的工位上完成自己的定额。只有利用午休或下班前的时间,才能凑到师父赵山河身边请教。

赵山河并未因林墨升级而放松要求。他抽空仔细检查了林墨考核时做的小方凳,又现场考校了几个基础榫卯的快速制作和识图能力,对于林墨稳定的双手和超强的识图能力,赵山河也啧啧称奇,感叹这是一个老天赏饭吃,天生的木工。

“嗯,手上功夫确实扎实了,二级工的东西,吃透了。”赵山河难得地给予了肯定,但随即话锋一转,“但这只是开始。三级工,才是真正登堂入室的起点!”

他拿出一张画着复杂曲线和榫卯结构的摇椅图纸,开始布置新的学习内容:

复杂榫卯与曲面加工,这些林墨已经在鲁班工坊学过了很多,木模与精密构件制作,接触厂里承接的机械木模制作任务,学习如何根据工业图纸,精确制作用于铸造的木质模具,对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要求极高。

理解功能和结构的基础上,能对简单家具进行独立设计或对现有设计进行合理化改良。

木材学也开始深入研究木材的应力、变形规律,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处理。

系统学习简单木结构的受力分析,确保设计制作的稳固性。

熟练掌握更复杂的木工制图规范这个也是林墨的早已经掌握了的

任务繁重而艰深。林墨没有畏难,反而充满了斗志。白天,他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件任务,确保质量和数量。午休和下班后的碎片时间,他像块海绵一样,紧紧跟着师父,观察他处理复杂榫卯的手法,听他讲解木模制作的要点。更多的时间,则留给了鲁班工坊。

在双倍时间的加持下,那些复杂的榫卯结构在鲁班工坊不断被拆解、重组。曲面加工的微妙手感。每次他都能根据工坊的提示调整自己的工作,然后用工坊里的工具反复练习直到成为本能。

下班路上,邻居家窗户里飘出的收音机广播声,时常钻进林墨的耳朵。激昂的播音员正反复播送着振奋人心的口号:“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十五年赶超。。。。。!”

字字句句都透着一种山雨欲来的急切和豪迈。

林墨的心却沉了沉。他知道,这口号背后,一场席卷全国的风暴即将来临。而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全民大炼钢铁”。他几乎能预见到,不久之后,各家各户的带铁的东西,都会被“贡献”出来投入土高炉。

“得早做准备!”林墨立刻行动起来。他没有声张,下班后骑着自行车,跑了好几个废品回收站。以“厂里修旧利废”、“给家里修修补补需要点铁料”为名,用很便宜的价格淘换了一些废旧铁器——几个豁口的旧铁锅、几根弯曲的铁管、一些零碎的铁片铁块。东西不多,也不起眼,但足够关键时候应急。

接着,他又去了供销社,购买了两口全新的厚实铁锅、几个大小不同的铁皮水桶、几把坚固的铁勺和锅铲,甚至还有一把新斧头和一个铁皮饼干桶。这些东西买回来,都被他第一时间收进了木盒空间。

程秀英看到儿子买回这么多铁器,有些疑惑:“木头,买锅干啥?咱家那口还能用啊。”

林墨含糊地解释:“妈,旧的快不行了,先备着。水桶也旧了,该换了。反正都用得上。”

程秀英虽然觉得有点浪费,但看着崭新的家什,也就没再多问。

这边铁器刚备好没几天,另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又拉开了序幕——除四害,老鼠、麻雀、苍蝇、蚊子!

街道办的大喇叭天天广播,宣传“四害”的危害和除害方法。居委会组织人手发放捕鼠夹、粘蝇纸。家家户户都被动员起来,敲锣打鼓轰麻雀,翻盆倒罐清积水。

这股风也吹进了龙成家具厂。厂里也下达了任务,要求各车间积极行动,发明创造更有效的除害工具,尤其是对付老鼠的工具,因为车间里堆放木材和原料,老鼠是个大问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