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四合院从铁匠铺开始 > 第176章 推进(第1页)

第176章 推进(第1页)

时序入冬,寒风料峭,距离林墨从档案室学习工程管理开始,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水木大学内的科研热情却并未减退。

保密项目在经历了前期的理论攻坚与关键验证后,重心已逐渐转移。这个阶段需要林墨参与的工作逐渐变少,难度却在慢慢上升。对林墨而言,他在项目中的角色也随之更加清晰和纯粹——高精度、特殊要求的木质模具与工装夹具的制作师。

钱研究员再次找到他时,带来的图纸要求愈发苛刻。有时是需要模拟极端环境下材料变形行为的微型承压腔体模具,内部流道光洁度要求近乎镜面;

有时是用于测试新型传感器性能的异形安装基座,公差带控制在微米级,且对不同木材的谐振频率都有隐性要求。

然而,这些在常人看来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刚刚在木工技艺上突破瓶颈、对手指力道和精度控制迈入全新领域的林墨而言,虽具挑战,却已非不可逾越的天堑。

他的工作台前,灯光下,刻刀、刨刃、特制砂纸依次排开。面对一块质地坚硬的紫檀或黄杨木料,他手指拂过木纹,便能感知到材料内部的应力走向与潜在变形趋势。下刀时,手腕稳如磐石,力道吞吐精微,仿佛不是在切削,而是在引导木材本身呈现出最理想的形态。

【上肢九式】与【指掌九式】的深层运用,让他对肌肉纤维的震颤控制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处理那些复杂曲面时,他甚至不再完全依赖测量工具反复校验,指尖拂过,便能感知到0。1毫米级别的细微凹凸,手下随之进行近乎本能的精妙调整。

制作出的模具,不仅完美符合图纸标注的冰冷数据,甚至常常在钱研究员进行上机测试时,展现出超越预期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林墨同志的手,简直是精密的化身。”一位机械系的副教授在验收一套用于流体实验的复合曲面模具后,忍不住对钱研究员感叹。

“很多金属加工都难以保证的形位公差和动态平衡,他用木头做出来了!这已经不是手艺,而是艺术,是人与材料共鸣的境界。”

当第一场细雪悄然覆盖水木园的屋顶时,林墨在基建处档案室的“深造”的申请时间渐渐到了。

近三个月的潜心研读,数十斤重的档案资料,从泛黄的立项报告到墨迹清晰的竣工图,他如同一个耐心的考古学家,将一座座建筑从蓝图到实体的“生命历程”彻底梳理了一遍。

不仅仅是汽车工程实验楼,他还涉猎了图书馆配楼、新建的学生食堂等多个不同类型的项目档案。

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积。他像是在脑海中构建一个庞大的、多维的数据库。

立项决策的经济社会背景、设计阶段的多方案比选与权衡、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与应急处理、成本控制的精细核算、各专业工种的协作与冲突……所有这些曾经孤立或模糊的概念。

在具体而微的档案记录中,变得鲜活、立体,并相互关联起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