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四合院结构布局艺术特色 > 第53章 三板斧的震慑(第1页)

第53章 三板斧的震慑(第1页)

“联合生产质量管控中心”外协入厂检验组的牌子挂起来容易,但真正运转起来,并让各外协厂心服口服地接受一个年轻四级工的“裁决”,却绝非易事。林墨深知自己稍有不慎,不仅个人威信扫地,更会影响整个订单的进度和质量。不过对于这些,前世的他并不少见,无非就是个装修材料的验收,他立刻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沉稳与行动力,祭出了他的三道板斧。

第一板斧,编制标准,立规明矩。林墨没有急着去检验台,而是将自己关在临时腾出的办公室里三天。他结合陈枋安提供的核心图纸要求、赵山河强调的“规矩”,以及自己前世对质量管理的理解,开始编制一份前所未有的《外协部件入厂检验标准细则》。这份细则摒弃了以往“的模糊表述,采用了后世质量标准化的要求制定极其精确、可量化的标准,要求所有外协件必须清晰标注生产厂代号、部件编号、生产批次,确保问题可追溯。

这份细则图文并茂,条款清晰,要求严苛到近乎不近人情。林墨将其呈送给陈枋安和聂厂长审阅时。陈枋安看后拍案叫绝:“好!要的就是这个‘死’标准!有了它,检验才有依据,说话才有底气!”聂厂长也大笔一挥:“印发!作为质检中心一号文件,发至所有外协厂及我厂相关部门!即日起严格执行!”

第二板斧,强化培训,统一尺度。林墨深知,再好的标准,执行者理解不一也是白搭。他利用合并后新厂带来的“新鲜血液”和厂里建立外检组的名额,从原木器三厂和合作社挑选了十来个年轻、识字、手稳、脑子灵活的工人,又从原来赵山河的小组调来两个经验丰富、做事认真的老师傅,组成了外检组班底,其中一个就是他的师兄李铁牛,这个是跟师父赵山河学足了守规矩的人,另一个师兄王小柱则是跟着师傅去了车间。

他亲自当教官,连续一周高强度培训,逐条解读《细则》,确保每个人理解每项要求背后的质量意义。手把手教授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角度尺、塞尺、水平仪等精密量具,进行反复测量练习,直到读数精准、手法一致。设立“缺陷样本展示台”,收集各种典型不合格品。开展模拟检验考核,让组员互相检验对方“加工”的部件,现场判定,林墨点评,统一判定尺度。

第三板斧,设计奖惩,明确导向。林墨深知,光靠觉悟不够,必须有明确的利益导向。他制定了严格的《外检组工作奖惩制度》,个人月度奖励粮票、肥皂等紧俏物资,检出重大质量问题,额外重奖。检验失误导致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视情节扣罚奖金、通报批评,屡犯者调离岗位。外协厂,

建立“质量档案”。首次送检批次合格率低于95%,书面警告;连续两次低于95%,暂停接收该厂部件,上报总厂及轻工局协调;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通报表扬,并在后续任务分配上优先考虑。所有检验结果,定期汇总排名,抄送各外协厂领导及轻工局。

新标准执行的第一周,果然遇到了阻力。最大也最不服管的,是同样实力雄厚、一直视龙成为竞争对手的华艺厂。他们仗着老资格,首批送来的茶几腿部件,在尺寸公差和表面毛刺上就“踩了线”。

检验员小张严格按照标准测量,判定其中三成不合格,贴上红标。华艺厂的送货员是个老师傅,一看就火了:“什么?!就这点毛刺?这点尺寸差?以前不都这么干的吗?你们龙成搞什么名堂!是不是故意刁难我们华艺?”声音很大,引来不少人围观。

林墨闻讯赶来,拿起一个被判不合格的部件,用千分尺和塞尺当场复测,数据清晰无误地显示超差。他又拿起一个合格品做对比,差距一目了然。他平静但不容置疑地对华艺厂送货员说:“李师傅,这不是刁难。您看,标准细则上写得清清楚楚,测量方法也演示过。这批货,按标准,就是不合格。请拉回去返工,或者重做。下次送检,请务必按标准来。这是检验单,请签收。”

李师傅还想争辩,林墨直接拿出《细则》文件和聂厂长、陈枋安的批复:“这是总厂和轻工局认可的标准。如果您有异议,可以找贵厂领导向我们总厂质检中心或轻工局反映。但这批货,按标准,不能接收。”态度坚决,有理有据。

李师傅最终悻悻地签了不合格单,拉着被退回的部件走了。这件事迅速在各外协厂传开。大家意识到,龙成这次是动真格的了,那个年轻的林组长,不是好糊弄的!之后送检的部件,明显更“规矩”了,合格率开始稳步上升。

林墨这三板斧,快、准、狠,迅速在混乱的初期建立了外检组的权威和工作秩序。他用铁一般的标准、严格的执行和公正的态度,逐渐赢得了组员的敬畏和外协厂的认可。他在这个关键岗位上,初步站稳了脚跟。

林墨的有板有眼让陈枋安更是刮目相看,自从林墨给他出了主意让厂子合并解决产能问题后,他就知道这个小子的政治手腕管一个小组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晚饭时分,林家饭桌上。程秀英看着儿子略显疲惫但眼神明亮的脸,又是心疼又是骄傲:“木头,当组长了?管着十几号人?还管着别的厂送来的东西合不合格?听起来就很了不起。

林墨扒拉着饭,简单地说:“妈,就是份工作,按标准办事,没啥。”

林贤则一脸崇拜:“哥!你真行!才进厂多久啊,就当组长了!还是管外厂产品的质量,这么重要的岗位!我们同学家长在厂里熬多少年都不一定能当上小组长呢!”

林巧眨着大眼睛:“哥,那你是不是能管好多好多木头啊?”

林墨被妹妹逗笑了:“嗯,管好多木头,让它们都变成好家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