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咸宁市哪里有做四合院木屋房子的 > 第70章 工坊异动与信托淘宝(第2页)

第70章 工坊异动与信托淘宝(第2页)

意识沉入【传承之径】的课程目录:

【第七十一课:大型异形结构解析(一)——斗拱模型拆解(雀替、昂)】

【第七十二课:应力协调与结构稳定性(框架承重推演)】

【第七十三课:名贵木材(紫檀黄花梨)特性与精加工(实践)】

【第七十四课:复杂曲面构件制作(实践)】

【第七十五课:传统雕花技法入门(浅浮雕)】

林墨深吸一口气,工作台上光芒汇聚,一座结构繁复精巧、由无数微小构件组成的斗拱雀替模型凭空出现。他拿起虚拟的刻刀和细锉,意念高度集中,开始按照课程指引,小心翼翼地拆解那些精密咬合的榫卯,感受着古人如何在方寸之间构建起支撑千钧重量的力学奇迹。每一次成功的分离与再咬合,都让他对“规矩”的理解更深一层,手上的“感觉”也愈发圆融精熟。

不知过了多久,当拆解完最后一个昂构件并完美复位后,一股通透感传遍全身。他放下工具,走向工坊角落那个已准备好的大木桶——药浴时间到了。滚烫的药液包裹全身,配合着工坊内独有的引导,药力丝丝缕缕渗入筋骨皮膜,滋养修复着白日高强度工作带来的细微劳损。药浴过后,一套舒缓而深奥的健体操随之展开,拉伸筋骨,调和气血。

完成例行的强化,林墨的意念扫过“木盒空间”内囤积的物资。他取出早已经做好的卤肉,又用利用空间里的炉灶,快速炒了个青菜,焖了一小锅香喷喷的白米饭。他将饭菜装进饭盒走出自己的小屋。

堂屋里,程秀英正就着昏暗的灯光缝补衣物,林贤在看书,林巧已经睡了。

“妈,石头,来吃点东西。”林墨将饭菜放在桌上,卤肉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哟!这…哪来的肉?”程秀英又惊又喜。

“厂里今天犒劳,发了一些内部供应的熟食,我带回来点,刚刚回家忘了拿出来。”林墨轻描淡写地解释,然后坐下,一边看着母亲和弟弟惊喜地吃着。

林墨看着母亲和弟弟开心的样子“以后咱们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快吃吧,凉了。”

十二月初,北风凛冽,京城已是一派肃冬景象。龙成总厂的生产重新进入了有序的状态,林墨也初步掌握工作的节奏,这天林墨也领到了的工资和表彰大会上提到的奖金。他捏着手里厚厚一叠钞票和几张崭新的票证——这是他股级工资加上大功奖金以及福利券折算后的收入,总计两百多块,其中一百五是奖金,四级木工接近六十多,再加上以工代干涨了十几块,现在他每月但工资奖金和补贴加起来也有将近八十块钱,这在四合院是除了易中海和刘海中两个高级工外最高的了。

钱在手里,心里却盘算着家里的事。母亲程秀英在纺织厂工作,手上的针线活在四合院也是数一数二的,但是现在裁剪缝补全靠手工,一件衣服做下来常常熬到深夜。他一直琢磨着给家里添一台缝纫机,让母亲能轻松些。但缝纫机是紧俏货,光有钱不行,还得有票。他以前托人问过,厂里今年缝纫机票的配额早就没了,鸽子市上倒是有,但价格炒得离谱,而且来路不明,容易惹麻烦。

思来想去,他想到了信托商店。那里时常有些寄售的旧货,运气好说不定能碰上品相不错的二手缝纫机,价格相对合理,手续也正规。

周末,林墨裹紧棉袄,揣着钱和票证,直奔城里一家规模不小的信托商店。店里光线有些昏暗,空气中混杂着旧家具、皮具、书籍和灰尘的味道。货架上、地上,琳琅满目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旧物:缺角的瓷瓶、蒙尘的座钟、磨损的皮箱、成摞的旧书刊,甚至还有几件样式老旧的家具。

林墨的目光在那些笨重的家具和杂物间搜寻,重点留意着可能放置缝纫机的区域。他看到了几台旧式的“飞人”牌缝纫机,但要么锈迹斑斑,要么缺胳膊少腿,机头都摇不灵便,显然状态极差。稍微看得过眼的一台“蜜蜂”牌,标价也要八十块,远超他的预算。他不禁有些失望。

正当他准备离开,去别的信托商店碰碰运气时,店门口传来一阵喧哗。只见一个穿着半旧绸面棉袄、头戴瓜皮帽、镶着一颗醒目金牙的中年男人,正指挥着两个伙计小心翼翼地抬着一件用旧棉被包裹着的物件进来。那金牙男人满脸堆笑,对着柜台后的老朝奉点头哈腰:“王掌柜,您给掌掌眼!这可是前清贝勒府流出来的好玩意儿,正经的紫檀木插屏!主家急着用钱,托我老孙出手,您可得给个实在价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