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四合院木质大门 > 第92章 设计院融入(第1页)

第92章 设计院融入(第1页)

送走厂办的办事员后,林墨若有所思

王副司长?设计院?林墨心中微动,立刻意识到可能与上次自己给王副司长写信的建议有关。没想到王副司长会叫上他,他不敢怠慢,第二天一早骑上自行车直奔轻工部。

设计院位于部委大楼深处,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墨水以及实验室特有的独特气味。林墨按照门口的守门的警卫的指引在一个接待室里找到了王副司长,王副司长见到林墨,脸上露出热切的笑容,起身迎了上来:“小林!来了!快跟我来!”

他将林墨带进一间的实验室。房间不算大,墙上挂着“干燥工艺对木材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小组”牌子,靠墙摆放着几台老旧的恒温恒湿干燥箱、天平、卡尺和一些林墨不认识的测量仪器,几张长条实验桌堆满了各种木材样本、记录本和图纸。

几个穿着白大褂或中山装的研究人员正围着一个方案低声讨论,看到王副司长带着一个穿着工装、气质沉稳的年轻人进来,都停下了交谈,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林墨身上,带着明显的好奇、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质疑。

“同志们,给大家介绍一下!”王副司长声音洪亮,“这位就是林墨同志!以前是龙成家具总厂的质检中心副主任,也是水木大学今年的新生!上次我提到的关于在现有材料条件下提升结构稳定性的那些的思路,尤其是对木材科学干燥和物性研究的建议,就是小林同志提出来的!”

他环视众人,加重了语气:“小林同志虽然年轻,但在生产一线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木材的各种特性把握有独到之处!这次我特意把他叫来,在入学前这段时间,参与到我们这个‘木材干燥方法与物理性质关系’的课题研究中来!大家欢迎!”

稀稀拉拉的掌声响起,更多是出于对王副司长权威的尊重。组长是一位戴着眼镜、约莫四五十岁研究员,姓孙,他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客套的疏离。

“林墨同志,欢迎。我们这课题,主要是研究不同干燥基准对木材最终平衡含水率、干缩湿胀系数、应力分布以及抗弯、抗压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目标是为家具、建筑行业制定更科学的干燥标准,减少变形开裂。理论基础和实验数据要求比较高。”言下之意,这可不是靠经验就能混的地方。

其他几位组员,有年轻的助理研究员,也有中年技术员,看向林墨的目光也多是怀疑。一个工人出身、刚考上大学的年轻人,懂什么高深的木材科学?能看懂实验数据吗?王副司长是不是有点拔苗助长了?

林墨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神色平静,微微欠身:“孙组长好,各位老师好。能参与这么重要的研究,是我的荣幸。我在生产实践中确实遇到很多因干燥不当导致的木材变形、开裂问题,深感其痛。虽然理论基础薄弱,但希望能结合自己的一点粗浅经验,为课题组提供些来自生产一线的观察视角。”

他的谦逊态度让孙组长的脸色稍缓,但质疑并未消除。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助理研究员忍不住开口。

“林墨同志,实践很重要,但我们这个研究需要精确的定量分析。比如,你能具体说说,不同纹理方向的木材,在快速干燥和慢速干燥下,应力释放和变形的规律有什么不同吗?如何从微观结构上解释?”

这个问题带着考校的意味,也隐含着一丝刁难。

林墨不慌不忙,走到实验桌旁,拿起一块有明显弦切纹理的松木板样本。他没有直接引用后世才普及的理论,而是将《鲁班经》中蕴含的古老智慧与现代观察结合,用质朴而精准的语言阐述:

“孙组长,各位老师,以这块松木为例。弦切板,纹理走向如同水波。如果干燥过快,就好比把这‘水波’强行拉直绷紧。水分从表层急剧散失,表层收缩快,想把木板‘拉弯’;但内部水分还多,木质纤维还‘撑’着,不让弯。”

“这一拉一撑,就在木材内部形成了‘绷紧的弦’——这就是干燥作用力。作用力不平衡到极点,弦就断了,板子就裂了,或者像弓一样翘曲了。”

他放下松木板,又拿起一块径切纹理更直的木方:“而这种直纹料,好比顺着‘水流’方向,干燥时收缩拉力比较一致,‘绷紧的弦’就少得多,不容易裂,顶多是均匀地缩一点尺寸。”

他指向干燥箱:“所以,好的干燥,核心是让木材里的水分‘听话’地、‘均匀’地离开。急火猛攻不行,得像熬药,讲究个‘火候’和‘文火慢炖’。”

“‘文火’就是控制温度和湿度上升不能太快,让表层和里层的水分流失速度尽量接近。‘慢炖’就是时间要给足,让木材内部的应力有充分的时间慢慢‘松开’,达到平衡。这就是‘平衡含水率’的关键——让木材‘里外通透’,不再较着劲,当然不同种木材,初始含水量,烘干温度,都会对木材有影响。”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仪器:“各位老师用精密的设备测量含水率梯度、作用力释放对应、干缩系数,就是在定量地描绘这个‘松开’的过程,找出最适合不同木材‘脾气’的‘火候’和‘慢炖’时间。”

“我在厂里,只能凭经验观察翘曲开裂的程度、听木材干燥时内部细微的‘噼啪’声,或者用土办法测含水率,远不如各位精准科学。但目标是一致的——让木头‘服帖’,做出不变形、不开裂的好东西。”

林墨的阐述,没有高深术语,却将复杂的木材干燥应力原理和科学干燥的核心目标,用极其形象生动、贴合生产实践的语言讲得清清楚楚。他巧妙地将《鲁班经》中“顺其性”、“水火相济”的古老智慧,转化为对现代干燥工艺“梯度控制”、“应力平衡”本质的深刻理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