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四合院木材结构 > 第104章 汽车楼问道(第1页)

第104章 汽车楼问道(第1页)

期末考试进行到第三门课结束那天下午,林墨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立刻返回宿舍或扎进图书馆争分夺秒地复习下一门。他仔细地将文具收好,深吸了一口冬日清冷的空气,便骑着自行车,径直前往校园西北角那片新近落成的区域。

那里矗立着几栋风格明显区别于老教学楼的建筑,其中一栋门上挂着“汽车与发动机试验大楼”的牌子,师生们习惯称之为“汽车楼”。

楼内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机油、金属切削液、新鲜木材和油漆的独特气味,与主教学区的书卷气息截然不同。

林墨按照陈老爷子给的地址,找到了一间位于走廊尽头、门口堆着些木料边角的大工作室。门敞开着,里面传来有节奏的刨削声和机床低沉的轰鸣。

林墨敲了敲敞开的门板。只见一个身影正背对着门口,俯身在一台老式德国造精密木工铣床前,专注地调整着刀头。那人穿着沾满木屑的深色工装,头发花白,身形精瘦却显得异常硬朗,手臂动作稳定而精准。

等到那人手上的动作停下来后,林墨才提高声音问道“请问,雷万春雷师傅在吗?”。

那人直起身,转过身来。这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皱纹深刻如同刀刻,但一双眼睛却锐利得惊人。他目光扫过林墨,在他洗得发白的工装和沉稳的气度上停留了一瞬。

“我就是。什么事?”雷万春的声音洪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金属质感,与他精瘦的身形形成反差。

林墨上前几步,从怀里拿出陈永年老先生的亲笔信和准备好的一小包礼物——不是烟酒,而是他精心挑选的上好烟丝和一块质地细腻、适合雕刻把玩的黄杨木料。

“雷师傅您好,冒昧打扰。我是水木大学土木系的新生林墨,受陈永年陈爷爷的引荐,特来拜访您。”林墨将信和礼物递上,态度恭敬而不卑不亢。

雷万春接过信,展开扫了几眼,又看了看那包烟丝和木料,脸上的线条似乎柔和了零点几个毫米。“老陈头介绍的?小子挺懂规矩知道我们木匠喜欢的东西。”他放下东西,双手抱胸,上下打量着林墨,“土木系的?不好好画你的图纸算你的结构,跑我这木工房来干嘛?”

“回雷师傅,学生是木工出身,考大学也是厂里推荐的,有幸得遇明师,学了点皮毛。听说雷师傅您是做精密大木模的大家,手艺登峰造极,心里向往得很。想来见识学习,若能给您打个下手、帮点小忙,更是求之不得。只为精进手艺,绝不敢耽误您的正事。”林墨言辞恳切。

“哦?明师?谁啊?”雷万春挑眉。

“龙成家具厂的赵山河赵师傅。”

“赵山河?那个倔驴?”雷万春似乎认识,哼了一声,“他的手艺倒是扎实。你说学了点皮毛?演示给我看看。”他随手从旁边废料堆里捡起一块处理发动机缸体水套芯盒时切削下来的、带有复杂曲面的铸铁木模废料,又指了一下工作台上的一套什锦锉和一把精雕刀。

“就这个,照着这个曲面,给我修出个光滑过渡,最凹处和最高点落差控制在半毫米内,曲面光洁不能有跳刀痕。给你十分钟。”

这考验极为刁钻!铸铁木模硬度高、纹理杂,曲面复杂,还要精确控制微小落差和光洁度,极其考验手感的精微控制和对工具特性的理解。

林墨没有犹豫,深吸一口气,拿起工具。他没有立刻动手,而是先用手指细细抚摸那块废料的曲面,闭上眼睛感受起伏的节奏和纹理的走向。几秒后,他睁开眼,眼神变得无比专注,拿起锉刀,手腕以一种奇异的角度和频率开始运动。

锉刀声沙沙作响,极其稳定均匀,每一次推拉都恰到好处,带走极薄的一层木屑,巧妙地顺应着曲面的变化。他的动作看起来不快,却效率惊人,仿佛那双手和工具已经与木头融为一体。

不到八分钟,他将锉刀放下,换上了更精密的雕刀,进行最后的修光和过渡处理。

当林墨将那块已经变得光滑流畅、曲面过渡如行云流水、尺寸精准符合要求的木料递还给雷万春时,雷万春那双锐利的眼睛里终于闪过一抹真正的惊讶。他接过木料,手指如同精密仪器般划过每一个曲面,感受着那平滑无滞的触感和精准的尺寸。

“赵山河倒是教出个不错的苗子。”雷万春将木料丢回废料堆,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语气缓和了不少,“手法有点意思,沉得住气,眼里有活儿。

比你强的大学生,我这儿一年也能见着几个,可能把手上的活儿练到你这份上的,少见。”

他顿了顿,看着林墨:“我这儿不是玩的地方,干的都是发动机试验台、精密铸造模的活儿,差一丝一毫,铁水浇进去就是废品,耽误的是国家项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