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四合院竹林林栋 > 第182章 重构(第2页)

第182章 重构(第2页)

他陷入了深思,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划动。时间一点点过去,王副司长见他没有说话,还以为他被打击到了,正准备再说什么的时候。

林墨眼中闪过一丝明悟,缓缓抬起头,目光重新变得清晰而坚定。

“王司长,您说得对。是我之前考虑不周,有些脱离实际了。”林墨的语气带着反思后的沉稳,“贪大求全,确实不适合现在的情况。”

他站起身,走到工作台前,目光扫过那份被搁置的宏伟蓝图,然后拿起一支铅笔,在一张空白纸上快速勾勒起来。

“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或许能解决现在遇到产能和质量控制困难的问题。”林墨一边画一边说,语气变得务实而清晰,“这次我们不追求一步到位的大联合,而是采取‘以点带面,逐步升级’的策略。”

铅笔在纸上划过,勾勒出国营木器一厂现有的厂区轮廓。“您看,我们可以尝试以目前出口任务最重、基础也相对较好的木器一厂为核心。”

他在厂区周围点了几个点:“首先,利用木器一厂周边现有的空地,规划建设几个专业化的‘卫星车间’。比如,一段专注于板式构件标准化开料的生产线;一段负责实木框架和曲木构件精细化加工的生产线;还有一段专门负责皮革裁剪、缝制以及五金配件预处理的生产线。”

“抽调部分外协外协厂人员投入这些生产线。配件直供国营木器一厂。”

他的笔尖移动到代表木器一厂现有主体的方框上:“然后,集中有限的资源,优先对木器一厂现有的车间进行技术改造和流程再造。最后将卫星车间的生产线接入总装车间的流水线,升级为现代化的流水线,专门负责生产‘逸云’和‘磐石’系列的核心组装、精细打磨和表面涂装。”

“这样,”林墨放下笔,看向王副司长,眼神炯炯,“我们就相当于先在木器一厂内部,构建起一条从‘卫星车间’供应标准件,到‘核心车间’进行高效总装的、初步集约化的流水生产线。投资规模可控,资源需求相对分散,风险也小得多。”

王副司长听得入了神,身体不自觉地前倾,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

“这条示范线一旦成功运行,”林墨继续阐述,“其效果是立竿见影的。生产效率提升、成本下降、质量更加稳定,出口订单的交付能力和利润空间都会显着增强。”

“到时候,我们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和效益说话,再来推动第二步——或许是将龙成厂的部分产能以类似模式整合进来,或许是进一步扩建卫星车间,乃至最终水到渠成地过渡到更高级的联合体形态。阻力自然会小很多。”

“好啊!小林!”王副司长,脸上疲惫尽扫,取而代之的是兴奋和赞赏,“这个思路好!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见效快,风险小!这才是符合当前实际情况的良策!”

他拿起林墨刚刚勾勒的草图,如获至宝:“就先以木器一厂为试点,搞这条示范生产线!这个方案,我看谁还能说我们冒进!”

王副司长风风火火地走了,带着新的希望和干劲。工作室里重新恢复了安静。

林墨走到窗边,看着窗外依旧纷扬的雪花,长长舒了一口气。第一次宏观构想的受挫,并未让他气馁,反而促使他更深刻地理解了时代的脉搏,找到了更务实、更具操作性的路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