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未来星空科幻画创意说明 > 第107章 草分子图谱(第1页)

第107章 草分子图谱(第1页)

青林的靴底碾过第三十二片晒干的蕲艾时,宇航服的生态循环系统终于发出了刺耳的警报。

全息界面布满淡绿色的数据流,最后的定位坐标在反复校准后定格:公元1578年,湖广蕲州,空气中弥漫着超过两百种植物的挥发性成分,其中几种萜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竟与他飞船医疗舱里的广谱抗菌剂完全一致。

他蹲下身,指尖的生物传感器轻触那片艾草。分析结果弹出的瞬间,喉结不自觉地滚动:叶片表面的绒毛呈规律的六边形排列,每个绒毛顶端都分泌着纳米级的精油颗粒;而叶片的脉络走向,在光谱扫描下呈现出完美的分形结构,与星际联盟的分子传递模型有着惊人的相似度。

更诡异的是,艾草周围的土壤里,检测到了微量的铱元素——这种通常存在于陨石中的金属,正以某种生物活性形式,参与着植物的光合作用。

药圃深处传来碾药的石臼声。青林猛地转身,等离子匕首已在掌心蓄能,却在看清那道身影时僵住——那是个身着青色布衣的老者,鬓角沾着草屑,正用铜臼碾着某种紫色的草药。

他的手指粗糙却灵活,分拣药材时的动作精准如手术刀,而摊在竹匾里的药草,按照某种肉眼难辨的规律排列,其性味归经的分类,竟与传感器分析出的化学成分聚类结果完全吻合。

"客官不像本地采药人。"老者抬头,目光像淬过药汁的银针,明代官话的口音通过翻译器在耳麦里回荡,"你的靴子沾着岭南的瘴气,袖口却带着北地的风沙,偏这衣料。。。倒像是用桑蚕丝混了某种发光草织成的。"

青林的传感器疯狂跳动:目标生物的手部神经末梢密度是常人的1。8倍,能分辨出药材0。1克的重量差异;而他碾药的铜臼内壁,覆盖着一层纳米级的氧化膜,这是长期接触特定草药后形成的天然催化剂,能让药物成分的萃取率提升37%。

当老者将碾好的药粉倒入陶罐时,青林注意到罐底刻着一行小字,竟是用化学式符号写的"甘草酸"分子结构,只是被简化成了类似篆书的纹路。

"我是。。。云游的郎中。"青林启动伪装程序,银白色的宇航服迅速转化为麻布长衫的纹理,应急医疗包被藏进背篓,"听闻蕲州李先生医术高明,特来请教。"

他刻意加重了"李先生"三个字,同时调出记忆库——眼前这位,极有可能就是编写《本草纲目》的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

老者闻言停下手中的活计,嘴角泛起一丝笑意:"医者无高低,药草有性情。"他指着竹匾里的药材,"这紫菀能止咳,是因它的根里藏着能安抚肺叶的气;那黄连味苦,是因它的汁液能克肠胃里的火。

就像你背篓里那东西,虽用布裹着,我却能闻出它散发的冷香——那是能让伤口瞬间收口的性子。"

李时珍。这个名字像一剂猛药,瞬间激活了青林的数据库。《本草纲目》的编撰者,用二十七年时间考证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物,创立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分类法,其生物分类思想甚至早于林奈两百年。

而他能"闻出"应急医疗包的特性,显然不是靠嗅觉——传感器显示,老者的鼻腔黏膜上,分布着类似生物传感器的特殊细胞,能识别分子层面的化学信号。

跟着李时珍走进他的"东璧堂"药铺时,青林仿佛闯入了一座生物实验室。货架上的药罐按"水、火、土、金、木"五行排列,实则对应着药物的溶解度、热稳定性、矿物成分、金属含量和植物属性;柜台后的抽屉贴着标签,"草部木部虫部"的分类,竟与现代植物学、动物学的分科标准高度重合;最惊人的是墙角的炼丹炉,其炉温控制通过调节风门实现,炉内的温度梯度曲线,与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的最佳温度参数完全一致。

"这炉子里炼的不是丹,是药的性子。"李时珍打开炉门,一股带着薄荷清香的蒸汽涌出,传感器显示其中含有薄荷醇与龙脑的共沸混合物,"麻黄要蜜炙,是借蜂蜜的润中和它的燥;附子要盐水煮,是用咸味的沉牵制它的浮。就像你那冷香之物,若直接用,怕是会让伤口结成死痂。"

青林的医疗数据库瞬间匹配到相关记录:应急包里的速愈凝胶含有过高的纳米机器人浓度,确实可能导致组织纤维化。而李时珍通过药物"性情"的描述,精准预判了现代医疗技术的副作用——这种基于分子相互作用的洞察力,即使在星际医疗队中也属罕见。

夜里,当青林偷偷用光谱仪分析《本草纲目》手稿时,整卷纸突然透出微光。他震惊地发现,纸张的纤维中混入了某种荧光物质,在特定波长的光照下,字里行间会浮现出细微的图谱——那是药物的显微结构,其中一幅黄连的横截面图,清晰标注了黄连素结晶的分布,与电子显微镜下的图像分毫不差。

"纸是用杜仲树的皮做的,浆里加了萤火虫的萤光素。"李时珍不知何时站在身后,手里拿着一支狼毫笔,笔尖蘸着用紫茉莉汁液调的墨,"白天看是字,夜里见是形,这样采药人才不会认错。"他指着图谱中的结晶,"这是黄连的骨,正是它能治痢疾的根本。"

青林这才注意到,李时珍的毛笔笔尖是用某种鸟的羽毛制成,显微镜下可见其表面覆盖着纳米级的沟槽,能精准控制墨量,让标注的线条细至0。01毫米。而紫茉莉汁液中的花青素,在不同ph值下会呈现不同颜色,恰好用来区分药物的酸碱性——这种将生物特性转化为实验工具的智慧,比现代生物染色技术早了四百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