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未来星空烟还在卖吗 > 第94章 电波(第3页)

第94章 电波(第3页)

“为什么不尝试用金属管代替木杆做天线支架?也许能减少信号损耗。”——这是基于导体与绝缘体特性的提示。

“如果在接收端加一个简单的放大装置,会不会让信号更清晰?”——这隐含了三极管放大原理的雏形。

“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传播特性可能不同,或许可以试试改变火花间隙的大小?”——这是在引导他们发现频率的重要性。

马可尼像海绵一样吸收着这些想法,他的笔记上很快写满了新的实验方案。有一次,他拿着一张草图找到青林:“青先生,您看这样的线圈结构是否可行?我觉得可能会让信号更稳定。”

青林看着那张图,呼吸骤然停滞。图上画的,赫然是电感线圈与电容组成的谐振回路的雏形——这正是无线电通信从无序到有序的关键一步。

“这……非常出色的想法。”他由衷地赞叹。即使没有他的提示,这位天才科学家依然会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在多佛尔港停留的第十天,青林站在海边,看着马可尼团队正在安装的新设备。他们已经能稳定地收发莫尔斯电码,甚至成功传输了一条完整的新闻——关于英国议会的最新决议。当地报纸已经开始报道这项“神奇的无线通信技术”,称其为“新时代的曙光”。

口袋里的量子芯片微微发烫,像是在提醒他什么。青林握紧芯片,感受着那来自未来的温度。他知道,自己该离开了。这里的使命已经完成,他见证了历史,也在不经意间推动了它,但终究不属于这个时代。

“青先生,您要走了吗?”马可尼不知何时站到了他身后,手里拿着一本签名的笔记本,“真希望您能留下,我们还有太多问题想向您请教。”

青林接过笔记本,上面用意大利文写着:“致青林先生——感谢您带来的灵感,愿无线电波连接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我还有自己的路要走。”他微笑着说,“但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无线电报就会传遍全球。也许有一天,人们可以用它通话,甚至看到远方的影像。”

马可尼眼中闪烁着憧憬:“能看到影像的无线通信?那真是难以想象的奇迹。”

“不是奇迹,是科学。”青林抬头看向天空,阳光穿过云层,在海面上洒下金色的光斑。他想起了自己时代的5G基站,想起了卫星通信网络,想起了量子纠缠实现的超光速通信——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技术,不都是从这跨海的三个点开始的吗?

告别马可尼后,青林独自登上了返回伦敦的火车。他坐在窗边,翻开马可尼的笔记本,指尖拂过那些充满智慧的草图和公式。当火车驶入一条长长的隧道,黑暗吞噬一切时,他感到一阵熟悉的眩晕。

再次醒来时,刺鼻的消毒水味取代了煤烟味。白色的天花板,输液管的滴答声,还有床边闪烁的生命体征监测仪——他回到了2077年的医院。

“你终于醒了!”同事惊喜的声音传来,“你在实验室晕倒了,还好只是短暂的电流冲击,没有生命危险。”

青林动了动手指,熟悉的触感传来——指尖的老茧,手腕上智能手环的压痕。他猛地坐起身,看到床头柜上放着的新闻全息投影:“最新消息,我国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成功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通信,标志着……”

一切都回来了。

他下意识地摸向口袋,那枚量子芯片还在,只是表面的聚合物外壳已经开裂。

而在他的手心,不知何时多了一样东西——那本马可尼签名的笔记本,纸张泛黄,却真实地存在着。

不是梦。

青林翻开笔记本,在最后一页,他看到了自己穿越时留下的字迹——那是用马可尼的羽毛笔写的,一行中文:“路虽远,行则将至。”

他走到窗边,看着城市上空交织的无形电波。手机里传来信息提示音,是母亲发来的视频通话请求。他按下接听键,母亲慈祥的面容出现在屏幕上,背景是老家院子里盛开的桃花。

“小林,身体好点了吗?记得按时吃饭……”

看着母亲的笑脸,听着熟悉的唠叨,青林忽然眼眶湿润。从1897年多佛尔港的三个莫尔斯电码点,到2077年的量子视频通话,跨越一个多世纪的距离,人类用智慧和勇气编织了一张无形的网,让爱与思念可以瞬间传递。

他低头看向那本泛黄的笔记本,仿佛看到了马可尼站在悬崖边的身影,看到了无数通信先驱者的探索之路。

而他,只是这条漫长道路上的一个接力者。

手机屏幕上,信号强度显示满格。青林笑了笑,指尖在屏幕上敲下回复:“妈,我很好。等实验结束,我就回家看您。”

按下发送键的瞬间,他仿佛听到了跨越时空的滴答声——那是1897年英吉利海峡上,第一缕无线电波的回响,也是人类文明向着星辰大海,永不停歇的脚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