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未来星空烟还在卖吗 > 第465章 星镜重铸(第2页)

第465章 星镜重铸(第2页)

青林的目光落在工作台的另一角,那里摆放着一个简陋的象限仪和几本摊开的书籍,其中一本正是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书页上画满了批注,可见伽利略早已对地心说产生了怀疑。

“您为何要如此执着于改进望远镜?”青林问道,他想更深入地了解这位科学先驱的内心世界。

伽利略凝视着窗外的天空,眼神变得悠远:“我们看到的世界,或许并非它本来的样子。亚里士多德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但我总觉得,星空背后藏着更大的秘密。”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坚定,“这个仪器,就是揭开秘密的钥匙。”

熔炉中的矿石渐渐熔化,变成了透明的液体。伽利略小心翼翼地将液体倒入模具中,动作轻柔得仿佛在呵护一个生命。等待晶体冷却的间隙,他又拿起之前打磨的镜片,对着光线反复观察,时不时在纸上记录着数据。

“球面镜片的问题在于,光线通过边缘时的折射角度与中心不同,”刘彬忍不住开口,他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就像水流过不同坡度的河床,最终无法汇聚到同一点。”

伽利略猛地停下手中的动作,眼中闪过顿悟的光芒:“你是说,只要让镜片的曲面满足特定的数学规律,就能让所有光线汇聚到一个焦点上?”

“正是如此。”刘彬点点头,他没有直接给出抛物线方程,而是拿起一根绳子,在桌面上演示,“如果以焦点为中心,让镜片的每一点到焦点的距离与到观测点的距离满足固定比例,就能消除像差。”

伽利略立刻找来纸笔,按照刘彬的演示开始推导。他的数学功底极为扎实,很快就在纸上画出了新的镜片曲面图。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他的脸上,汗水顺着脸颊滑落,他却浑然不觉,沉浸在科学探索的乐趣中。

“成功了!”大约一个时辰后,伽利略激动地站起身,手中拿着一块刚冷却好的晶体镜片。他将镜片安装在早已准备好的镜筒上,对着窗外的钟楼观察起来。

“怎么样?”青林三人不约而同地问道。

伽利略的身体微微颤抖,他放下望远镜,眼中闪烁着泪光:“清晰无比!钟楼顶端的花纹,甚至飞鸟的羽毛,都看得一清二楚!放大倍数至少有二十倍!”

他立刻将望远镜转向远处的山脉,观察片刻后,又转身在纸上快速记录:“山脉的轮廓、山谷的阴影,都比以往清晰数倍。有了这个仪器,我们就能看清月亮的真面目了。”

青林看着眼前的一幕,心中感慨万千。眼前的望远镜看似简单,却是技术创新与科学应用的完美结合。伽利略不仅改进了镜片的材质和形状,更将其从单纯的观测工具升级为探索宇宙的科研设备,这种跨越时代的智慧,令人由衷敬佩。

“现在,该验证真正的目标了。”伽利略深吸一口气,将望远镜搬到工坊外的空地上,对准了天空。此时已是黄昏,金星在西方的天空中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他调整着镜筒的角度,眼睛紧贴着目镜,脸上的表情从期待逐渐变为震惊,再到难以置信。青林三人站在一旁,虽然早已知道结果,但此刻也被他的情绪所感染。

“那不是一个光点!”伽利略的声音带着颤抖,“它有相位变化,就像月亮一样!这说明金星在围绕太阳转动,而不是地球!”

吉力大师抬头看向天空,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科学的真理,终究会被勇敢者发现。”

“还有木星!”伽利略迅速调整望远镜的方向,对准了木星所在的方位,“它周围有四个明亮的小点,正在围绕它运动!这是木星的卫星!”

他连续观测了两个时辰,直到夜幕完全降临,才依依不舍地放下望远镜。他的脸上满是疲惫,却难掩兴奋之情:“这台仪器不仅是工具的革新,更是思想的革命。它证明了哥白尼是对的,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青林走上前,递给他一壶水:“先生的成就,将会改变整个世界。”

伽利略接过水壶一饮而尽,眼神坚定:“我知道,这会引来教会的反对,甚至可能面临生命危险。但为了真理,我无所畏惧。”

刘彬看着工作台上新的望远镜设计图,心中充满了敬佩:“您的改进不仅提升了仪器性能,更建立了科学观测的方法。未来的科学家,都会站在您的肩膀上前行。”

“科学的道路没有终点。”伽利略感慨道,“我只是打开了一扇门,后面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待探索。”

接下来的几天,青林三人留在了伽利略的工坊,一边协助他完善望远镜的设计,一边记录着这一历史性的进程。他们没有提供超越时代的核心技术,只是在伽利略遇到瓶颈时,用巧妙的提问和引导,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吉力大师利用自己的星象知识,为伽利略提供了精确的天体运行数据,帮助他校准望远镜的观测精度;刘彬则分享了一些简单的机械原理,让望远镜的调节机构更加灵活;青林则从时空旅行者的角度,提醒他注意保护自己的研究成果,避免过早与教会发生正面冲突。

在三人的间接帮助下,伽利略的望远镜技术日益成熟。他将放大倍数提升到了三十倍,镜筒长度优化到了一米五,还设计了可调节的支架,让观测更加稳定。他开始将观测结果整理成文,撰写《星际信使》一书,准备向世人公布他的发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