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未来星空烟还在卖吗 > 第474章 秦烛千年(第1页)

第474章 秦烛千年(第1页)

“这就是秦始皇?”穿越者刘彬屏住呼吸,眼前的帝王与他想象中凶神恶煞的形象截然不同。

没有史书描绘的横眉怒目,也没有传说中的骄奢淫逸,只是一个专注于政务的君主,眉宇间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却依旧眼神坚定。

穿越者吉力大师双手合十,目光灼灼地望着殿内的身影,低声道:“不易,不易啊。”

殿内,嬴政写完一片竹简,随手扔在一旁,堆积的竹简已经快有半人高。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伸手端起案上的茶杯,却发现杯中的茶水早已凉透。内侍见状,连忙上前想要更换,却被他挥手制止:“不必了,继续。”

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长期熬夜的疲惫,却又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穿越者青林悄悄开启了声波接收装置,殿内的对话清晰地传了过来。

一名大臣模样的人躬身站在殿中,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关中水利工程已近尾声,只是民夫们连日劳作,颇有怨言,是否可以暂缓几日,让民夫们休整一番?”

嬴政放下毛笔,目光落在大臣身上,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暂缓一日,民夫们便可多歇一日,但关中的田地多一日缺水,便可能多一户百姓挨饿。”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丝沉重,“六国初定,天下尚未完全安定,百姓们渴望的是温饱,是安宁。水利工程早一日完工,便能早一日惠及万民,这点辛苦,朕与百姓一同承受。”

大臣愣了愣,似乎没想到这位帝王会说出这样的话,连忙叩首道:“陛下圣明,臣愚钝。”

嬴政摆了摆手,示意大臣退下,随后拿起另一卷竹简,继续批阅。竹简上记录的是各地的灾情报告,南方洪涝,北方干旱,每一条都牵动着他的心。他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在竹简上批注,笔尖划过竹简的“沙沙”声,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关心百姓。”刘彬低声感叹,心中对秦始皇的印象开始动摇。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他,秦始皇是一个焚书坑儒、徭役繁重的暴君,可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帝王。

青林点点头,补充道:“史书多由后世编写,难免带有主观色彩。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战乱,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建长城抵御匈奴,这些功绩都不可磨灭。只是他急于求成,用民过重,才留下了暴君的骂名。”

吉力大师望着殿内那个孤独的身影,眼底渐渐泛起湿润。他见过太多帝王,有的沉迷酒色,有的穷兵黩武,有的贪图享乐,却从未见过这样一位帝王,明明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却甘愿如此辛劳,只为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

殿内的烛火渐渐微弱,内侍悄悄上前更换了新的铜烛,嬴政却丝毫没有察觉,依旧专注地批阅着竹简。他的眼中布满了血丝,嘴唇干裂,却依旧没有停下手中的笔。不知过了多久,东方泛起了鱼肚白,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大殿,落在嬴政的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嬴政终于放下了毛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方的天际,眼神中带着一丝憧憬,又带着一丝忧虑。“朕若不能在有生之年,为子孙后代打下坚实的基础,百年之后,天下恐怕又会陷入战乱。”他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无人理解的孤独。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匆匆闯入殿内,神色慌张地说道:“陛下,陇西急报,匈奴南下侵扰边境,百姓伤亡惨重。”

嬴政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他猛地转过身,沉声道:“传朕旨意,命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上,务必将匈奴赶出边境,保护百姓安危。另外,拨款十万石粮食,运往陇西,安抚受灾百姓。”

“遵旨。”内侍躬身退下。

嬴政走到案前,再次拿起毛笔,想要拟定详细的作战计划,却突然眼前一黑,身体晃了晃,险些摔倒。内侍连忙上前搀扶,焦急地说道:“陛下,您已经连续操劳三日三夜,该歇息了。”

嬴政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他揉了揉额头,强打起精神:“边境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朕怎能安歇?”他重新坐下,颤抖着拿起毛笔,继续书写。

看到这一幕,吉力大师再也忍不住,两行热泪顺着脸颊滑落。他转过身,背对着殿门,双手合十,口中低声诵经。这位历经沧桑的智者,见过宇宙的浩瀚,也见过人性的复杂,却从未被如此深深地震撼过。眼前的帝王,或许有过过错,或许手段过于强硬,但他的心中,始终装着天下百姓,始终在为这个刚刚统一的国家呕心沥血。

“世人皆骂他暴君,可谁又知道,他背负了多少骂名,承受了多少孤独,只为守护这万里江山,只为让百姓安居乐业。”吉力大师的声音带着哽咽,泪水打湿了他的僧袍,“他的勤政,他的爱民,比起那些只会空谈仁义的君主,不知高尚多少倍。”

青林看着吉力大师落泪的模样,心中也泛起一阵酸楚。他曾在历史资料中看到过秦始皇的作息记录,这位帝王每天要批阅一百二十斤竹简,相当于现在的六十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间断。他的一生,都在为这个国家操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