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星空影像传媒有限公司 > 第57章 水青星的雨(第2页)

第57章 水青星的雨(第2页)

铁锈色的旱季

雨季过后,水青星进入了另一个极端。

气温飙升到四十二摄氏度,地面裂开蛛网般的缝隙。青林的棚子在某次沙尘暴中被掀翻,他只好搬到科考船的驾驶舱里。船身大部分埋在沙里,露出的甲板在阳光下晒得滚烫,踩上去要垫着厚厚的帆布。

他开始频繁地想起地球。想起超市里冰镇的可乐,想起空调房里的凉爽,想起新闻里关于“碳中和”的争论。以前他总觉得那些离自己很遥远,工厂的烟囱、汽车的尾气、塑料垃圾……这些词语在课本里只是抽象的概念。

直到他看到水青星的河床。干涸的河床上覆盖着一层铁锈色的硬壳,敲碎后里面是灰白色的粉末,风一吹就扬起呛人的烟尘。他在河床上捡到过一块完整的贝壳,洁白的壳上布满了褐色的斑点,像被虫蛀过的牙齿。

“这里也曾有过海洋生物。”青林把贝壳放进背包,那里已经收集了不少“纪念品”:变形的塑料玩具、印着卡通图案的易拉罐、还有一小块嵌在岩石里的玻璃碎片——阳光折射时能映出七种颜色,像地球上的彩虹。

旱季的白天越来越长,青林学会了在沙地里挖深坑避暑。坑底的温度能低到三十度,他躺在那里,听着风掠过沙丘的声音,总想起小时候在乡下外婆家的夏夜,蝉鸣和蛙声交织在一起,外婆摇着蒲扇说:“夏天就该热热闹闹的。”

水青星的热是死寂的。没有蝉鸣,没有鸟叫,只有风卷着沙砾的呼啸,像某种巨大的生物在呜咽。

失衡的循环

青林在科考船的实验室里找到一台旧显微镜。他把河床的粉末放上去,看到的景象让他胃里一阵翻涌:无数扭曲的微生物在视野里蠕动,它们的细胞膜上布满了孔洞,却依然在疯狂繁殖。

“生态系统彻底崩坏了。”他想起地球的热带雨林,每平方厘米的土壤里都有上万种生物在维持平衡。而这里,只剩下这些被污染扭曲的生命,像一群失控的机器。

第三个月,他遇到了一场冰雹。不是冰做的,而是透明的晶体,砸在地上会碎裂成粉末。青林用容器接了一些,发现那是高浓度的硫酸结晶。他突然明白那些紫黑色的树干为什么能存活——它们的树皮像一层厚厚的铠甲,能抵御这种腐蚀性的攻击。

那天晚上,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回到了地球,站在老家的小河边。河水是清澈的,能看到水底的鹅卵石,妈妈在岸边洗衣服,泡沫顺着水流漂向远方。他想伸手去摸,河水突然变成了灰绿色,泡沫变成了塑料垃圾,妈妈的身影也消失在浓雾里。

青林惊醒时,发现自己在哭。他摸出那块彩虹玻璃,对着棚顶透进来的微光举起,玻璃上的划痕让折射出的光斑变得破碎而模糊。

“我们也在走同样的路吗?”他想起地球联盟的环境报告:北极冰盖每年融化13。1万平方公里,太平洋垃圾带的面积已经超过法国,亚马逊雨林的砍伐速度比十年前快了40%……那些数字曾经只是屏幕上跳动的符号,现在却和水青星的景象重叠在一起。

旱季快结束的时候,青林在沙地里发现了奇怪的脚印。三趾,像鸟类的足迹,但有成年人的手掌那么大。他跟着脚印走了半天,在一处岩壁下看到了巢穴——用金属碎片和塑料绳搭建的,里面铺着柔软的灰色绒毛。

一只生物从巢穴里探出头。它有流线型的身体,翅膀像蝙蝠一样覆盖着薄膜,眼睛是浑浊的黄色。看到青林,它发出一声尖锐的嘶鸣,展开翅膀飞了起来。翅膀掠过青林头顶时,他闻到了一股淡淡的臭氧味。

“是本土生物吗?”青林看着它消失在云层里,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是水青星上唯一的飞行动物。它的翅膀薄膜上布满了细小的血管,那是为了适应稀薄的氧气和腐蚀性的大气进化出的结构。

星空下的誓言

青林的压缩饼干吃完了。他开始学着捕猎——用削尖的树枝叉水里的鱼。那些鱼是扁平的,皮肤像砂纸,煮熟后有股淡淡的煤油味,但至少能填饱肚子。

他在科考船的仓库里找到一台旧的无线电发报机。花了整整一个月,他才勉强修好了电池和天线。当发报机发出“嘀嘀嗒嗒”的声音时,青林的手在发抖。

“这里是水青星,坐标……”他报出光脑捕捉到的模糊定位,“重复,这里是水青星,有谁能收到吗?”

信号发出去了,像投入深渊的石子,没有任何回音。

雨季再次来临时,青林已经能熟练地加固棚子,储存干净的水源。他在岩壁上刻下日历,每道刻痕代表一个地球日。到第四百二十道刻痕时,他数了数,自己已经在这个星球上待了快十四个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