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星空影像传媒有限公司 > 第92章 太极图的智慧(第2页)

第92章 太极图的智慧(第2页)

青林的探测器屏幕上,突然跳出三维建模图。张三峰的每一个动作都在空间中留下能量轨迹,这些轨迹交织成网,形成了与超弦理论预测完全一致的卡拉比-丘流形——这是数学家们推测的蜷缩维度形态。

"师父。。。"青林的声音发颤,他终于意识到,眼前的这位太极创始人,或许早已通过身体感知,触碰到了现代物理学的终极奥秘。

下山时,张三峰在一块青石上用手指刻下纹路。那些凹槽在雨水冲刷后积满水,竟能倒映出北斗七星的位置,哪怕在阴天也清晰可见。"这叫七星桩,能聚天地之气。"他抚摸着石面的纹路,"气者,非风非雾,是万物共振之音。"

青林用随身携带的微型扫描仪记录下纹路,发现其排列规律与引力透镜效应的数学公式完全吻合。这块石头被巧妙地雕琢成了天然的时空曲率观测仪。

入夏的某个夜晚,暴雨倾盆。青林被雷声惊醒,发现张三峰正站在院子中央,赤手空拳对着雷雨云。闪电劈下的瞬间,他看到师父伸出的指尖与闪电之间,有蓝色的电弧形成连续的弧线,如同太极图中的阴阳交界线。

"电有正负,如阴与阳。"张三峰进屋时,道袍竟未沾湿,"顺势引之,而非抗之,故不伤。"

青林的频谱仪在此时彻底失控,屏幕上的波形图呈现出分形结构,与他模拟的黑洞吸积盘辐射模式如出一辙。空气中弥漫着臭氧的味道,混杂着师父身上淡淡的松烟墨香,形成奇异的平衡。

七月初七那天,青林在整理床铺时,发现枕头下藏着本牛皮封面的册子。翻开一看,里面用朱砂画满了人体经络图,穴位的位置标注着类似星图的符号。最后一页画着个奇怪的装置,由铜环、磁石和丝线组成,竟与他实验室的量子纠缠发生器原理相同。

"这是太极玄机图,传了三代了。"张三峰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月光勾勒着他的轮廓,"我观青林小兄弟身带异气,或许能解开其中奥秘。"

青林的指尖抚过图上的铜环结构,突然明白这是个原始的多维空间探测器。铜环的直径比例严格对应着太阳系行星的轨道参数,磁石的摆放位置则暗合地球自转轴的进动周期。

就在这时,册子突然发出灼热的温度。封面的牛皮在高温下收缩,浮现出烫金的字迹:"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这些字在月光下亮起,投射到墙上形成旋转的光轮,与他实验室的粒子对撞轨迹完全重叠。

"时空要变了。"张三峰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他将一枚刻着太极图的玉佩塞进青林手心,"此玉能定气,若遇时空错乱,握紧它。"

青林刚握住玉佩,整座屋子突然剧烈摇晃。院子里的铜鹤香炉腾空而起,在半空旋转成银色的光球。墙上的太极图中,阴阳鱼的眼睛突然炸开,射出两道蓝光,在地面交织成虫洞的形态——那是他再熟悉不过的时空裂隙。

"记住,太极无招,应物自然。"张三峰的身影在蓝光中逐渐透明,声音却清晰如昨,"就像你们那个世界说的。。。顺应物理规律。"

青林感到一股强大的拉力,身体不由自主地被吸入蓝光。他最后看到的,是张三峰在原地摆出起手式,身形与整个武当山的轮廓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立体的太极图。

再次恢复意识时,青林正躺在实验室的应急舱里。同事们围着他,手里拿着脑波检测仪,屏幕上的波形图呈现出完美的正弦曲线——这是极度平静时才有的脑电活动,与他练习太极时记录的波形完全一致。

"你突破了量子纠缠的记录!"首席科学家递过一份报告,上面显示在他"失踪"的72小时里,实验室的粒子对撞机首次观测到十维空间的瞬时投影,投影图案正是完整的太极图。

青林摸向口袋,指尖触到温润的玉石。那枚太极玉佩正散发着微弱的蓝光,背面用纳米级的刻痕写着一行字:"一阴一阳之谓道"。他将玉佩放在显微镜下,发现刻痕的深度变化形成的函数曲线,与暗能量的分布方程精确吻合。

三年后,青林在《自然》杂志发表了《太极图与高维空间拓扑结构的同源性研究》。论文中附带的三维模型显示,太极图的阴阳交界线实为三维空间中的克莱因瓶结构,而鱼眼的位置恰好对应着时空奇点。

某个深夜,他在实验室调试引力波探测器时,屏幕突然接收到一段异常信号。解码后的图像显示,武当山金顶的星空在特定时刻,会形成与太极图完全对应的星群排列——这种现象每60年出现一次,最近一次发生在1417年,正是张三峰活跃的时期。

青林拿起那枚玉佩,贴在探测器的传感器上。仪器突然发出和谐的蜂鸣,在屏幕上投射出动态的能量流。那些流转的光影中,他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在月光下打太极的身影,手腕转动间,便勾勒出宇宙的轮廓。

他忽然懂得,所谓科幻,或许只是未被理解的科学;而所谓古老智慧,早已用最朴素的方式,揭示了宇宙的终极奥秘。就像太极图里的阴阳鱼,看似对立,实则永远在相互转化中,构成完整的时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