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闯特别惊讶,问姜落:“我们的那些,”那些仿的洋货香港货,“竟然进了百货大楼?!”
独立办公室,姜落靠坐办公桌后,勾唇:“卖小市场,本来就是临时的。”
“海城这样数一数二的大城市,你以为大家很穷,只有一个月几百,只消费得起小市场吗?”
姜落:“这里可是海城。”
“我们的东西,当然得进大商厦。”
“我们以后,要把我们的东西,销往全国。”
姜落当初卖盒装娃娃的时候,和永安百货的于经理,谈的就是正经买卖:娃娃必须要有牌子,签正经购货合同。
所以姜落早让人重新去注册了经营玩具的公司和“七巧童年”这个玩具商标。
在卖给小市场的那些新鲜东西打开海市的市场之后,姜落也用上“升非”的品牌和商标,贴牌制造可以进永安百货的各类商品。
比如手持电风扇、随身水壶、自动雨伞、口袋收音机、发卡发箍之类,等等。
如今,公司账上已经有几笔货款。
姜落带王闯进了里面的独立办公室,办公室内有两张办公桌,姜落走向靠窗的其中一个,向王闯示意另外一个。
王闯过去坐,摸摸桌子,又往后靠了靠皮椅的椅背,还拉开桌子的抽屉看了看,又新鲜起来了:“还真成大老板了啊。”
但坐着,不久和姜落聊起小市场的生意,王闯还是有点不痛快:“我们虽然不做了,也告诉小市场的摊主我们从哪儿进的货了,但小市场的生意,那姓尤的肯定会想办法继续做,无非是不会像我们之前订那么高的价、赚那么多。”
“他来抢我们生意,还害我们做不了了,我真是想想就生气。”
“气什么。”
姜落四平八稳地靠着皮椅:“本来就不可能一家独大、做很久。”
他不紧不慢:“我也没想做这个做太久,靠这些积攒点‘起步资金’而已。”
王闯有自己的看法:“我们既然最早‘吃螃蟹’了,就算小市场、海城的生意不做,还可以做其他城市的。周围杭成、金陵,都是省会。”
“就算像你昨天说的,他们温城的工厂会想办法把生产的东西往全国各地销,全国各地也会有样学样地跟着生产跟着卖,但我们只要速度够快,大不了‘打游击’,一个地方卖半个月再换个地方好了。”
姜落听了,心想,他要是没有重生,没有经验,他可能也像王闯说的那么去做了。
“是可以这么做。”
姜落不否认:“也确实可以赚到。”
“但你知道这样有一个什么问题吗?”
王闯:“管他什么问题,先赚再说。”
姜落笑了,这话倒是和他上一世想得一模一样。
姜落到底还是把道理揉碎了全喂给了王闯。
他说:“老王,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时间,也是有限的。”
“你赚了你刚刚说的那些钱,别的钱,你就要么赚不到,要么得等两年、等你回过味儿,才能赚到了。”
姜落:“好,我现在让你选,你是想要像我们之前在小市场那样,像你说的那样,赚温城那些工厂货的钱,赚个中间差价;还是想早点做品牌,在大商厦卖货,以后卖到全国,再有自己的工厂?”
王闯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