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蓝一听,知道小市场如今卖得正火的那些东西,真是姜落弄来的,马上就笑了。
赵广源也欣慰,嗯了声,点头道:“挺好的,做点正经事,比逛什么迪厅、喝酒打架,强多了。”
苏蓝也欣慰:“可见姜落底子就是好的,不是我们之前看到的那样。”
说着,苏蓝又叹:“可姜落还是不理我们。之前给他找的货车,他也没要。”
苏蓝如今别的不担心,就头疼这个。
赵广源宽慰:“之前没及时把他接回来,确实是我们做的不对,姜落怨我们,也正常。”
“慢慢来吧,日久见人心,我们是他父母,姜落迟早会对我们打开心结的。”
一家三口就这样聊了片刻姜落。
聊到姜落,聊着聊着,很自然地就聊到了赵明时身上。
赵广源这时想到什么,问苏蓝,也问赵朔:“明明一直没回过丝绸厂那边?”
赵朔:“没有。你们也知道的,他不喜欢章香萍他们。”
赵广源没说什么,苏蓝也没说什么。
但夫妻俩心里都分明,赵明时的这份不喜欢,其实就是不能接受真实身份背后的落差。
说白了,就是赵明时嫌弃姜建民和章香萍是两个普普通通的丝绸厂工人,嫌弃他们没有钱,嫌弃他们住卫生间都要公用的筒子楼。
赵广源说了句:“喜欢更好的东西,也是人之常情。”
苏蓝点点头,赵朔也没说什么。
他们并不因为赵明时的“嫌贫”而责怪赵明时。
毕竟养了十八年,感情摆在那里。
对赵明时,全家人到底是偏爱的。
但偏爱是一回事,理解是一回事,知道赵明时“嫌贫”,赵广源他们心里多少也是有点自己的看法的,只是谁都没有挑明了说。
连最爱弟弟、随便他回不回去的赵朔,都觉得赵明时这样,多少有点精致利己和绝情。
哪怕他们都不喜欢姜建民和章香萍。
一起默了默,赵广源开口道:“毕竟是亲生的,就像我们希望姜落回来一样,明明就算不回去,和他亲生父母那里,他也不至于一点都不联系。”
苏蓝到底偏爱赵明时,说:“慢慢来吧。”
赵朔也“嗯”了声:“给他点时间吧。”
但赵广源不这么想。
赵广源道:“我们家里,就没有养出自私自利的孩子的传统。”
“姜落不回来,到底是我们做得不对。”
“明明一直不回去,又是因为什么?是章香萍他们有哪里做得不对?对他不好?”
赵广源还是点破了:“明明不该嫌弃他亲生父母。俗话都说了,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明明一个大学生,他的亲生父母对他也没做错什么,不该这样绝情。”
赵广源:“等他哪天回来,或者有空,我去他学校,和他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