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我在大明做国师百度百科 > 第215章(第1页)

第215章(第1页)

再看看现在这些货!朱元璋知道他们有钱,毕竟这一路打天下走到今天,不管是通过什么途径都好,既然身居高位,谁还不知道给自己攒一份家业?要是打天下之前,一贫如洗。打天下之后,还是一贫如洗。那这天下,不就白打了吗?虽然朱元璋没做过统计,但粗略也算得出来,现在这些狡猾的家伙,言之凿凿说已经“倾家荡产”的那个数字,距离他们真正的家底,至少还差了好几倍!不过,既然大概造船的费用也能凑齐,朱元璋也不去较这个真。只是觉得自己以堂堂大明皇帝之尊,把整个大明朝廷的信用都拿出来做担保,居然还比不过一个区区的淳化县令。真是太有挫败感了!一生少有败绩,从破碗开局到天下一统的明太祖朱元璋,首次有了这种强烈的挫败感。带来这份挫败感的,只是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而已。他去到淳化县,也才不到两年啊!凭什么就能让那些把粮食看得比性命还重的淳化百姓,全心信任,一纸告示就能引得千家万户搬空了家里的底子。而朕,竟然做不到!尽管心里有些郁闷,但白花花的银子收上来,朱元璋还是放下了心中大石。这笔数量不菲的银钱,专款专用,甚至都没通过户部尚书杨思义,直接就拨给了工部。目的只有一个,在明年开春之前,足以远征日本的舰队,必须打造完成,随时可以开拔远航!工部尚书单安仁,磕头领旨。他知道这笔钱的份量,知道陛下的决心,更知道文武百官的盼望。这可是大家的钱啊!其中就包括他单安仁的!虽然不至于砸锅卖铁,但皇帝开了口,谁还敢真的给个仨瓜俩枣意思一下?就算胆子最大的,这次也是把接近一半的家产拿了出来,认购了这个莫名其妙的大明国债。几个月以后,工部打造的舰船,就要带着文武百官的盼望,远征日本,希冀能真的找到刘伯温说的金山银矿,在保证本金的同时,还能获得高额的利息。要是找不到,只能认倒霉,毕竟皇帝是不会有错的,最多是刘伯温算错了,大家就算把那个诚意伯剥皮做鼓、挫骨扬灰,也拿不回那笔钱了。但要是舰船出了质量问题!不管是遇到风浪或是别的什么,导致舰船没到日本,就遭到倾覆。那么这笔账,毫无疑问,就该算在他单安仁头上!到那时候,他单安仁有几个脑袋,能面对无数同僚的怒火?再说了,他自己也有一笔大钱砸在里面啊!在这样的双重鼓舞下,单安仁直接发了飚,一回到自家的地盘,就把手下的几个办事的官员,训得跟灰孙子似的。这笔皇帝化缘来的银子,还有谁敢中饱私囊?那真是活得不耐烦了!一个铜板,都要掰成两半花!必须要让这笔钱,用最高的效率,建造出最坚固耐用的巨舰,千万不能让远征日本的大事,误在工部这个环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