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那两捕快已经走得不见人影了,他才跟木梨咬耳朵:“我刚刚看到娘给他们钱了!”
“不然呢?大热天的,咱家也没个好点的瓜果招待,人家愿意跑,那是因为看得起咱家,人家辛苦了,娘给点铜板子做谢礼,又有何不妥?”
木梨晓得,古代很多事情的处理方式,与现代是大不同的。
遂又道:“先不说,礼多人不怪,你可晓得,阎王好打发,小鬼最难缠,舍了这十文钱,没准儿,咱家那丢了的梨子就能给找回来。”
张玉娘在一侧听了一耳,拂掌赞道:“没错,原本咱镇子就只有两个捕快,遇到啥案子,自然是挑顶顶重要的来办,再说了,给他们铜板子,他们未必全落手里了,即然应下了,自然要帮忙的,少不得也要请人吃个茶啥的,你们且等着,要不了几日,咱们丢梨的事肯定能水落石出。”
她有信心,是因为,双拐镇也就这么点大。
那么多梨,不可能凭空消失掉,也不可能一下子吃完,放久了容易坏不说,有钱人肯定不会来她家偷,招来的毛贼,肯定也是穷的要死的那种。
木久承对于张玉娘如此行事,并不曾多说什么,反而觉得脸上倍儿有光。
因着她家丢了梨的事,张夏花两姐妹和李翠花,闲瑕的时候,也会悄悄跟村人打听,竟无人晓得是谁偷了木家的梨子。
如此,又过了三、五日的功夫。
张玉娘带着两孩子在家里吃午饭,她正在叮嘱木永为,吃过饭后,记得把猪食煮熟了喂猪。
院子门再次被人从外头推开。
三人回头望去。
木梨惊喜地喊:“爹爹,你咋回来了?还不曾用过饭吧?”
木久承点头,答道:“还不曾,不过,现下不是说这个的时候,玉娘,你且看看家中可还有别的菜,再做两个下酒菜,我已同山长请了半日假,下午不去私塾了。”
张玉娘闻言,心里慌了,忙问:“可是出了什么事?”
“好事呢,先前捕快们去私塾寻我了,说是已经查出来是谁人干的,让我回家来等着,他们一会儿就把人给抓过来,我便留了他们的饭。”
张玉娘安心了不少,又答:“家里还有两个腊猪耳朵,我去煮发了,用剁椒烧,再去隔壁嫂子家看看,可有猪下水,也不知那两人爱不爱吃猪大肠。”
木久承笑的越发开心了,说道:“那你快去,多弄点猪大肠,他俩好酒,就着小酒能吃不少。”
也不知为何,大楚人,但凡爱吃酒的,都喜欢用猪大肠下酒。
木永为在一侧听两人说话时,已经飞快的扒着碗里的饭菜,待两人说完,他已主动揽下此事。
“我去,我去,回头娘再将钱送去就好了。”
这事的起因在他,这会儿,他要多图些表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