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隋唐演义单田芳评书全集播放 > 书香尔尔第2章(第1页)

书香尔尔第2章(第1页)

前几天管事领我去更换户籍时,问我要不要改回我原来的名字,我想了想,算了,子规这个名字已经跟随我多年,即使改回我原来的名字,我也再回不到过去。我说,「不改了,就叫子规,不过将姓加上吧。」「好,那你本来姓什么?」我沉思片刻,缓慢答道,「我,姓杨!」从今天开始,我,是杨子规!我按着红杏姐姐信里的地址寻去,找到了她同夫君开的糕点铺子。小小的一间门面,藏在街角,不易让人发现。这样的铺面自然不好,只不过租金便宜。红杏姐姐将摊子摆到门口,吸引路人的注意,那站在摊子后面招呼客人的应该是她夫君,一个憨厚结实的汉子。他从容的招呼着客人,「这个啊,这是新出炉的桂花糕,公子您看您要不要来一点?」「这是梅花香饼,整条街就我家有这点心」「好吃,当然好吃,公子您尝着来买。」「来一斤?好嘞,公子您稍等。」「公子,这是找您的钱,您收好,觉着好吃下次再来啊。」我走上前去,他招呼着,「姑娘,可是来买点心的?您看看想吃点什么?」「您好,我找一下红杏。」「你是?」「我是子规。」红杏急匆匆的从屋里跑出来。一年多未见,如今再次见到她,她挽着妇人的发髻,少了一些小女儿的娇媚可爱,增添了几分妇人的成熟风韵。红杏拉着我的手激动的直掉眼泪,话都说不利索,「子规,是你,真的是你,没想到,没想到你,你这么快,这么快就从陆府出来了,我还以为,还以为还要再等几年呢。」「红杏姐姐,是我,我出来了,这不我刚一出来就来投奔你了嘛」「说什么投奔不投奔的,你就是我亲妹子,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红杏姐姐的夫君站在一旁,忍不住插话,「娘子,快请姑娘进去坐吧。」「对,进屋,快进屋。」红杏擦了擦眼泪,急急拉着我进屋。一番交谈,我大概了解了她的情况。她夫君姓王,是她表兄,长她两岁,在她入陆府之前两人就相熟,后来因为家里遭了灾,她被卖进陆府,表兄也随家里去外地投奔亲戚。后来天灾过去,他又随着父母回来,一直老实的过日子,只是到了年纪却一直不肯娶亲。在父母逼问之下,他才说要等红杏回来。后来,红杏回去,两个人就成了亲。成亲后两人的感情甚好,又一起开了这间小小的糕点铺子。红杏在陆府待过好几年,就时常仿些陆府里的糕点,颇受客人喜欢,因此,这铺面虽然偏僻,但生意还是不错的。我就先在红杏家里住了下来。我每日早出晚归,在集市街道上四处闲逛,打听物价,观察行情,考察地段。我借来王大哥的衣服,贴上胡须戴上斗笠,扮作一个男子,在茶铺酒楼听人聊天,有时还会买下一壶酒或一壶茶,招待那唾沫满天飞,说的不亦乐乎的小哥。他说的尽兴,我也听的满意。一月下来,我已经将行情摸得很清楚了。我看上了一间门面,几番讨价还价下来,以一个合适的价格租了下来。红杏姐姐得知我租了一个门面,猜到我想做买卖,便问我具体如何打算,我说我打算开一个小饭店。红杏姐姐觉得不可思议,在陆府之时,她可从来不知我会做饭。我笑笑,我自幼在母上大人那无情的厨艺摧残下,为了顺利长大不得不另谋出路,自力更生,久而久之就练就了一手好厨艺。想起当初在学校时,因为两个宿舍联谊聚会,我小露了一手,就让那群连调料都分不清的同学惊叹不已。也是在那一次聚会上,我和男朋友相识,他就那样入了我的眼,我就那样入了他的心。我笑着回答红杏姐姐,「红杏姐姐你这是不信我?你等着,今晚的饭我来做,到时候你就知道我是不是在说笑了。」晚饭过后,红杏姐姐再不反对了,只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找她便是。我自然求之不得。在红杏姐姐夫妇的帮助下,我的小饭馆终于开业了,我给它取名叫兰君阁。红杏姐姐打趣我说这名字文绉绉的,听起来不像饭馆,倒像个书斋。小饭馆面积不大,规模不大,档次也不高,类似于现代的那种普通饭店。我请了一个伙计,一个账房,还有一个厨子。我将我脑海里的食谱菜肴拿出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良,一些找不到的食材和调料就用类似的材料来代替,做出一道道新奇独特又符合当代人口味的菜肴来。我还给这些菜起了一个又一个好听又唬人的名字。什么比翼双飞,苦尽甘来,扶摇直上,步步高升,喜气洋洋,碧波万里,什么连理枝,长相守,美人尖,麒麟株,什么相思,南国,卷耳,桃夭等。实际上就是普通的菜做出的不同的花样。例如那卷耳,不过就是将木耳焯熟,凉拌入味后用黄瓜薄片卷起来,摆盘装好,木耳入味后爽脆可口,黄瓜又最是清爽多汁,二者搭配实在是夏日凉菜之精品。再比如那苦尽甘来,实际上是将红枣表皮戳洞放入蜂蜜中浸泡,待红枣充分吸收蜂蜜后。再将其放入切成圆筒状且掏空的苦瓜之中,然后上笼蒸熟。初入口时先尝到苦瓜的苦味,还未来得及皱眉时蜜枣的甜就在口腔里四散开来,冲散刚刚的苦涩,应了苦尽甘来这四个字。虽然菜色繁复,听起来看起来高雅之极,实则用料做法都很简单,成本自然不高,所以我定价也不高。做生意嘛,尤其是长久生意,抓住顾客的粘性更为重要。我将上学时学到的一些简单的广告和促销手段用上,加上菜色新奇,价格实惠,最重要的是好吃不贵,很快,我的小饭馆就有了起色。每日还未开门就有客人等在门外,想要一尝店内的新鲜菜式。还有好些大户人家的仆从等在门口,是来替府中主子买的。我的兰君阁地方小,层次低,且没有雅间,一些大户人家的子弟自然不愿自降身份的来店里吃。有时候,陆府的下人也会拎着空食篮过来照顾我生意,我嘱咐伙计细致的将菜肴给打包好,还会另外包上两个菜,再给其塞点碎银子,让他带回府给王麽麽李麽麽张妈妈她们。我离府之后,再也未曾回去过,一来陆府门禁森严,二来我是自己求去,当初那般拂了夫人面子,我若去陆府,只怕引得夫人不满,牵累麽麽她们。不过好在,每次陆府的下人前来,总会跟我聊陆府的消息。让我在旁敲侧击中能知晓他们的消息。陆大少爷自成亲之后,没待多久就上京任职去了。新婚燕尔,少夫人本想跟着一起去,奈何身子实在羸弱,受不得那长途的颠簸。张妈妈年纪大了,且子孙具在禹州,也不便陪同前去。于是夫人便命杜宇和子鹃随他一同上京,伺候大少爷的衣食起居。我感慨到,这刚一成亲就分隔两地,这少夫人也是可怜。不过我也只是感慨两句,往事如烟,如今我已不再是陆府的丫头,而是兰君阁的老板娘。兰君阁生意越来越好,很快,我就又招了一个伙计,两个厨师,可还是忙不过来。大概大半年后,我便开始琢磨扩大规模,准备将兰君阁开成一家高档的酒楼。只是合适的楼不好找,我找了一个月也没有合适的。就在我一筹莫展之时,忽然听闻城里的清风酒楼要打出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