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流放岭南的名人 > 第21章 小年夜(第1页)

第21章 小年夜(第1页)

“娘亲,姐姐,我们今天早上去找二蛋哥哥玩,二蛋哥哥带我们去村口的大榕树下玩,我听见刘栓子和小桃花都说,明天过小年夜哩!他们都要做好吃的,还要摘新鲜的李子花拜灶君,小年这天灶君上天庭汇报工作,好好拜灶君,他才会在玉帝面前帮我们说好话呢,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平安健康。”

宋砚溪兴奋跑过来告诉宋清越和刘氏,她听到的这个不一样的风俗。

宋砚溪带来的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小院里漾开了一圈欢快的涟漪。

“小年?”刘氏闻言,猛地从针线活里抬起头,双手一拍大腿,脸上满是如梦初醒的懊恼和随即涌上的兴奋,“哎哟!瞧娘这记性!光顾着缝缝补补,竟把这么要紧的日子给混忘了!可不是嘛,进了腊月就该数着日子过了!”

宋清越也是眼前一亮。前世作为社畜,小年往往意味着年终最忙碌的加班冲刺,最多点个外卖草草了事,对过节的仪式感早已麻木。如今穿越而来,拥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家和亲人,这种充满烟火气的传统节日,瞬间点燃了她内心的期待。

“入乡随俗,娘,咱们既然在这里安家了,这儿的规矩也得跟着学起来。”宋清越脸上漾开笑容,“走,溪溪,咱们这就去问问宋大婶,这小年到底该怎么过才热闹!”

姐妹俩手拉手出了门,直奔宋大川家。

宋大婶正在屋檐下挑拣豆子,听到来意,立刻热情地笑起来:“哎呀,可不是嘛!明儿就是腊月二十三,送灶君老爷上天的日子哩!咱们这儿啊,讲究可不少!”

她放下手里的活计,细细道来:“头一桩,就是‘谢灶’。灶君爷辛苦了一年,保佑咱们灶火不停,吃饭穿衣,临上天庭禀报,可得好好谢谢他,让他老人家嘴上抹了蜜,光给玉帝说好话!”

“那该怎么谢呢?”宋清越虚心求教。

“供品少不了!得用鸡、鱼、猪肉、水果、还有甜甜的汤圆和饴糖!

特别是饴糖,粘住灶君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宋大婶说得眉飞色舞,“还得摘最新鲜的李子花,咱们岭南天暖和,这腊月里就有早李开花,清香洁白,灶君老爷看了也欢喜!再备些纸钱香烛。”

“还有啊,”宋大婶压低了点声音,带着点神秘的意味,“祭灶的时候,家里人得齐整,嘴巴要甜,不能说晦气话、吵架话,不然灶君爷听了去,可就不美了。祭拜完,要把旧的灶君像请下来烧掉,送他上天,等年三十再贴新的迎回来。”

“除了谢灶,还有呢?”宋砚溪听得入神,追问道。

“有有有!‘洗邋遢’!小年这天,全家都得洗个澡,换上身干净衣裳,把屋里屋外、角角落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寓意把一年的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还有啊,得吃汤圆,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宋大婶一口气说了许多,宋清越用心记下,心里已经有了盘算。谢过宋大婶,姐妹俩脚步轻快地往回走,开始规划起来。

“娘!问清楚了!”一进院门,宋砚溪就迫不及待地当起了小传令兵,把从宋大婶那儿听来的风俗叽叽喳喳复述了一遍。

刘氏听得连连点头:“好好好!是该这么办!虽说咱们家底薄,但该有的心意不能少。”

于是,小年这天的清晨,宋家小院比往日更早地苏醒过来,充满了忙碌而欢快的气息。

第一件事就是“洗邋遢”。刘氏烧了一大锅热水,命令每个孩子都必须从头到脚洗刷干净。

宋清越负责给两个泥猴似的弟弟搓洗,弄得一身水,笑闹声几乎要掀翻屋顶。洗完澡,换上身虽然旧但浆洗得干干净净的里衣,整个人都感觉清爽利落了。

接着,全家总动员大扫除,她们这房子是刚刚修缮好的,基本上没啥脏了,也就意思意思扫了一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