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流放岭南表情包是谁 > 第38章 育秧苗(第1页)

第38章 育秧苗(第1页)

泥鳅干、鳝鱼干在一日日的炭火烘烤下逐渐变得硬挺干燥,被宋清越小心地收存在干燥的陶罐里,成为了未来餐桌上的一道储备美味。

喧闹过后,生活重归一种忙碌而有序的平静,重心也转移到了新的希望之上——培育秧苗。

秧好一半禾。宋清越深知秧苗对于收成的重要性。她之前特意挑选的稻种,是适合岭南气候、相对耐旱的品种,但现在看来,没有哪块田会比她的沼泽田更肥沃和不缺水了,虽然如此,育秧阶段,依旧需要精心的呵护。

这天清晨,宋清越将珍藏的稻种取了出来。颗粒算不上极其饱满,但也是她所能买到的最好货色。她没有像村里许多老农那样直接撒种入田,而是采用了更为精细的方法。

她烧了一锅温水,手感温热却不烫手为宜。将稻种倒入木盆中,缓缓注入温水,轻轻搅拌、搓洗。

这是一个轻柔的过程,既要洗去可能附着的杂质和不成熟的空壳,又不能损伤种胚。

“越越,这种子还要洗吗?”刘氏在一旁看着,有些好奇。她见过的种地,都是直接撒下去的。

“嗯,娘,”宋清越一边仔细地漂洗着,一边解释,“温水浸泡搓洗,能唤醒种子,也能汰除掉那些不好的,这样发芽更整齐,苗也更壮实。这叫……优中选优。”她用了个比较通俗的说法。

洗好的稻种,她用干净的湿布包裹起来,放在一个垫了柔软干草的箩筐里,置于灶房温暖的角落,保持湿润,等待它们破胸露白。

每一天,她都要打开查看湿度,小心喷水,如同呵护婴儿。

两天后,大多数稻种的尖端都冒出了细小娇嫩的白色根芽,充满了生命的力量。

“娘!溪溪!快来看!种子发芽了!”宋清越欣喜地招呼家人。

小家伙们立刻围拢过来,看着那些白生生的小芽,觉得新奇极了。“姐姐,这就是米饭小时候吗?”宋砚溪小心地用手指碰了碰。

“是呀,等它们长大了,结了谷子,就能煮出香喷喷的米饭了。”宋清越笑道。

在小牙不长不短的时候,谷种就要播撒到地里了。宋清越没有选择在还处于沤肥阶段的沼泽田里直接育秧,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自家菜园旁边,特意预留出的一小块向阳、平整的坡地。

这里地势较高,比较干旱,但好在有自来水可以浇秧苗,还不易积水烂秧,而且离家近,方便管理。

她将这块地细细地耙平,土壤弄得极为细碎均匀,几乎不见大的土坷垃。然后泼上稀薄的、腐熟过的粪水,作为底肥。

“姐,为什么要撒在这里?不直接撒在水田里呀?”宋砚溪帮着姐姐撒种,有些不理解。

宋清越抓着一把露白的稻种,手腕极其轻柔地抖动,让种子尽可能均匀地撒在整理好的苗床上:“这里叫秧田。水田里水多泥深,小苗刚出来太柔弱,容易淹着,也容易被杂草欺负。我们先在这里把它们养得壮壮的,像把小宝宝先养结实了,再挪到大田里去,它们才能长得更好,这叫育秧移栽。”

她撒种的动作轻柔而专注,金色的稻种带着白色的嫩芽,如同细密的雨点,均匀地落入乌黑的土壤中。

撒完后,她再用细筛子筛上一层极薄的细土,刚好将种子覆盖住,既保温保湿,又不会压住嫩芽。

最后,她取来柔软的树枝和干草,在苗床的上方搭起了一个简易的矮棚,既能遮挡过于毒辣的日头,防止暴晒和暴雨直接冲刷伤苗,又能保证通风透气。

“好啦!”宋清越直起腰,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一方小小的、极其精致的秧田,寄托着一家人对主食的全部希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