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一家流放岭南的穿越 > 第44章 插秧(第2页)

第44章 插秧(第2页)

不等刘氏和宋清越再推辞,大家已经自发地动起手来。经验丰富的老农们下到秧田里,熟练地起秧、捆扎;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则负责挑运,健步如飞地将一担担碧绿的秧苗挑往那块已经整理得平平整整、水光潋滟的沼泽田。

宋清越见状,知道推辞不过,便也不再客气,朗声道:“那就多谢各位叔伯婶娘哥哥姐姐了!秧苗移栽,行距大概一尺,株距半尺,尽量插得整齐些,不需要插得跟平时水田插的那么密,咱这沼泽田,浅插为宜!”

“好嘞!放心吧宋姑娘!保管给你插得漂漂亮亮的!”

众人笑着应和,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顿时,田埂上,水田里,变得异常热闹。

挑秧的汉子们喊着号子,稳当地走在田埂上;插秧的村民们则弯着腰,赤脚踩在冰凉柔软的泥水里,手法熟练地将一株株秧苗插入田中,动作又快又准,身后留下一排排整齐的绿色秧线,如同在田地里描绘出希望的经纬。

宋清越和刘氏也下了田,跟着大家一起插秧。刘氏起初还有些生疏,但在旁边妇人的指点下,很快也掌握了要领。宋清越则一边插秧,一边留意着大家的进度和深浅。

这块沼泽田,本来宋砚溪在准备开垦前就做好了打算,这里足水足肥,到时候收成肯定会比一般的水田要好很多。

这也是她当初为什么不坚持跟老陈头抢原来“死人屋”原主那几小块水田的原因之一,所以她对沼泽田的插法很是讲究。

宋砚溪成了小小的运输队长,带着几个半大的孩子,负责给大家送水、递秧苗,小脸上满是认真。

宋屹和宋屿则被安排在田头安全处,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兴奋地拍着小手。

老陈头和王叔也埋着头,干得格外卖力,仿佛想通过这汗水,将之前的隔阂彻底洗刷干净。

人多力量大,这话一点不假。原本需要宋清越母女忙碌好几天的插秧工作,在全村人的帮助下,不到半天功夫,那一亩半的水田就全都披上了崭新的绿装!

还剩下一点秧苗,应该还可以插六七分水田,村民们又去原来整出来送给宋清越的水田,把剩下的秧苗插完。剩下七八分田,是地势比较高的,取水太难,宋清越打算用来中高粱。

清澈的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和整齐的秧苗,微风拂过,秧苗轻轻摇曳,焕发着无限的生机。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所有人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好了!大功告成!”刘叔直起腰,捶了捶后背,脸上笑开了花,“这秧插得,多整齐!今年肯定是个好收成!”

“多谢大家!真是辛苦大家了!”刘氏感激不已,连忙招呼大家上岸休息,又让宋清越和宋砚溪把早就烧好放凉的茶水抬出来。

众人坐在田埂上,喝着凉茶,擦着汗,说说笑笑,气氛融洽无比。

休息片刻,大家又自发地帮着收拾工具,清理田边。“等过些日子,稻子抽穗了,咱们再来帮忙施肥除虫!”有人高声笑道。“对!以后宋姑娘家地里的重活,咱们包了!”

在众人真诚的笑语声中,插秧的工作圆满结束。宋清越望着那片充满希望的绿色田野,又看看身边这些淳朴热情的村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笃定和期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