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流放岭南啥电影县令是谁演的 > 第23章 写春联 挂灯笼(第2页)

第23章 写春联 挂灯笼(第2页)

“这有什么难的,婶子您等着,我这就写。”宋清越爽快答应,立刻又铺开红纸,略加思索,为宋大婶家写了一副寓意吉祥的:

上联:平安如意人多福

下联:天地和顺家添财

横批:四季平安

宋大婶喜滋滋地拿着墨宝走了,连带菜篮子都忘记拿了,还是刘氏追出门口给她送去的。

没想到,宋大婶这一贴,简直成了宋清越的活广告。

村民们路过宋大川家,都被那副前所未见的好字春联吸引,纷纷打听是哪位先生的手笔。一听竟是新来的那个宋家丫头写的,都惊讶不已。

于是,午后开始,宋家小院竟罕见地热闹起来。村民们三三两两,有的拿着红纸,有的揣着几个鸡蛋,有的拎着一把鲜菜或一块自家做的豆腐,腼腆地过来,请宋清越“赐墨宝”。

“宋姑娘,麻烦你也帮俺家写一副……”

“丫头,字真好,给叔也写个‘福’字吧?”

“俺家没啥好东西,这几个鸡蛋你别嫌弃……”

宋清越来者不拒,有求必应。她根据每户人家的情况,写着不同的吉祥话。给老人家写“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给猎户写“上山擒虎豹,下海捉蛟龙”;指望添丁的写“麒麟送子”,祈求丰收的写“五谷丰登”……她裁纸、挥毫,动作流畅,字迹始终保持着水准。

刘氏和宋砚溪则忙着招呼乡邻,收下那些朴实的谢礼,虽然不值什么钱,却是一份份沉甸甸的心意和逐渐消融的隔阂。

小院里墨香混合着瓜果蔬菜的清香,充满了难得的融洽气氛。

忙完了写春联,宋清越又开始着手做灯笼。她用削好的细竹篾扎出几个大小不一的灯笼骨架,有传统的圆形,也有灵巧的鱼形,寓意年年有余。宋砚溪带着弟弟们,将红纸仔细地糊在骨架上。宋清越则用剩下的红纸边角料,剪出小鱼、小福字、小喜鹊等图案,贴在灯笼上做装饰。

最后,用麻绳系好提手,底部固定上一个小小的竹托,用来放蜡烛。当几个红彤彤、透着喜气的灯笼做完,挂在屋檐下和院门两侧时,整个小院的气质瞬间变了。

那抹鲜艳的红,仿佛一下子点燃了所有的生机与期盼,将之前的冷清驱散得无影无踪。

暮色渐合时,宋清越小心翼翼地将一小截蜡烛放入灯笼点亮。

温暖柔和的光透过红纸晕染开来,照亮了一小片天地,也照亮了孩子们兴奋的笑脸。光影跳跃在崭新的春联上,映着窗棂上刘氏抽空剪出的简单却朴拙的窗花,过年的气氛,终于完完全全地将这个小小的家温柔地包裹了起来。

村民们路过时,都会忍不住驻足看一眼这装扮得格外精心、甚至比许多老住户家更有文墨气息和喜庆味道的小院,低声议论着:

“瞧瞧,这灯笼扎得真巧!”

“字是真好啊,没想到那姑娘还有这本事……”

“懂草药,能打猎,还识字……这新来的小丫头,是个能人,不简单啊!”

这些话语顺着风隐隐传来,刘氏听着,脸上露出了宽慰而自豪的笑容。

宋清越只是微微一笑,心中一片宁静与满足,嗨,年味这不就有了吗,简直易如反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