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岭南流放主要内容 > 第16章 赶集前的准备(第1页)

第16章 赶集前的准备(第1页)

翌日清晨,宋清越美美地睡了个懒觉。连日来的奔波、建房、寻找食物和应对危机,耗费了她巨大的心力,这一觉睡得格外沉。

直到日上三竿,阳光透过草帘的缝隙晒干了外面的露水,她才精神饱满地醒来。

简单吃过早饭后,她拎起背篓和柴刀,准备进山去摘取昨天发现的那些还未采完的盐肤子。

路过屋旁的小溪时,看见母亲刘氏正和宋大婶一起在溪边石头上捶打搓洗衣物。冰冷的溪水冻得两人的手通红,但她们脸上却带着轻松的笑意,低声交谈着。

“娘,宋大婶!”宋清越脚步轻快地走过去。

“哟,越越起来啦?以后别叫宋大婶了,生分!你宋大叔不是说了吗,往后你就是咱家亲侄女儿!就叫婶子!”宋大婶抬起头,笑得温和又爽朗,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宋大川的伤势好转,让她的心情也明媚了许多。

“是,婶子!”宋清越从善如流,回以同样爽朗的微笑。

刘氏停下捶打衣服的动作,脸上是许久未见的轻快:“越越你看,咱才来村子大概半个月,你叔叔婶子帮了咱多少忙了。借工具、送盐、帮着说话……这份情,咱可得牢牢记着,以后有机会了,定要好好报答你叔叔婶子。”她话语里充满了感激。

“娘,我晓得。”宋清越郑重地点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嗐,说这些干啥!远亲不如近邻,咱们又是本家,互相帮衬不是应该的?”宋大婶摆摆手,看向宋清越的背篓,“你这是又要进山?”

“嗯,去把昨天看到的盐肤子都摘回来,顺便再看看有没有别的山货。婶子,您昨天说快赶集了?”

“对喽!”宋大婶一拍大腿,“瞧我这记性,正想跟你说呢!再过三天,就是腊月十五,咱这十里八乡最大的圩日(集市日)了!就在山外的河口镇。村里好些人家都要去,换点年货,卖点山货土产。咱这儿离集上远,得走五六十里山路呢!大家都是天不亮,卯时(早晨5点-7点)就摸黑出发,紧赶慢赶,到集上也就快中午了。买卖完东西,再紧着回来,到家都得亥时(晚上9点-11点)了,就着月光走夜路是常事。你一个姑娘家,第一次去,千万得跟紧村里的大队伍,可不敢落单,那山路晚上不好走,也不太安全。”宋大婶仔细叮嘱着,语气里满是关切。

这个消息对宋清越来说太重要了!她正愁这些山货和药材没地方变现呢。

“好的婶子!我记下了!多谢您提醒!我这两天就把要卖的东西都准备好!等到赶集那天,您出发前一定叫我一声!”宋清越心中雀跃,仿佛已经看到了锄头、铁锅、粮食种子在向她招手。

“成!没问题!到时候我来喊你!”宋大婶满口答应。

又寒暄了几句,宋清越辞别两人,脚步轻快地再次钻入了后山。

有了明确的目标,她的效率极高。轻车熟路地找到那几棵盐肤木,将树上剩余成熟、挂满盐霜的果子仔细地采摘一空。背篓沉甸甸地装满,她掂量了一下,估计能提炼出不少盐霜。

采完盐肤子,她又在那片区域仔细搜寻了一番,可惜并未再发现像人参、天麻那样价值连城的药材,只找到一些普通的、但药铺也会收的止血消炎的草药,如地榆、白茅根等,她也一并采了,聊胜于无。

回程时,她特意绕了点路,去查看了之前布下的几个捕鼠陷阱,运气不错,又抓到一只肥硕的竹鼠。看来这片竹林真是她们的宝库。

当她背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小院时,夕阳才刚刚开始西斜。

刘氏早已洗好衣服,正在院里翻晒那些宝贝药材——人参被小心地放在阴凉通风处慢阴干,天麻和其他草药则摊开在干净的旧布上享受着冬日难得的暖阳。看到女儿又带回这么多东西,刘氏脸上笑开了花。

“娘,咱们得抓紧了。”宋清越放下背篓,开始分拣,“这些草药也得再晾晒一下,品相好才能卖上好价钱。这只竹鼠……腌起来还是明天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