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风起豫章在哪个位置 > 第15章 无声的博弈(第1页)

第15章 无声的博弈(第1页)

油布包裹里的东西被一件件取出,摊开在矿洞内那张粗糙的木桌上。磺胺粉和消炎片被立刻送去给伤员使用,那袋精盐也被小心收好。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把德造mp1828“花机关”冲锋枪,在昏暗的油灯光下,黝黑的枪身泛着冷冽的幽光,五个压满9毫米手枪弹的弹匣并列一旁,散发着工业时代特有的精密与杀伐之气。

队员们围拢过来,好奇而敬畏地看着这把传闻中的“手提机枪”。这东西火力凶猛,近战无敌,但同样是个吃弹药的大户,那五个弹匣,打光了也就没了。

“广州那边……这是什么意思?”陈石头摸着还有些发烫的胳膊,瓮声问道。既给了救命的药,又给了这凶猛但消耗不起的武器,这组合透着一种矛盾的意味。

林峰没有立刻回答,他拿起一个弹匣,退出几发子弹,黄澄澄的子弹在掌心滚动。“他们在告诉我们两件事。”他声音低沉,“第一,他们有能力,也愿意给我们需要的东西,无论是药,还是枪。第二,他们给的东西,我们能接得住,但未必能长久地用下去。”

他放下子弹,拿起那把“花机关”,熟练地检查着枪机,动作带着一种与他年龄和经历不符的老练——这得益于系统灌输的武器知识。“这枪是利器,也是考验。看我们有没有本事,既用得上它,又能找到养活它的‘粮食’(弹药)。”

这更像是一种无声的资格审核。对方在评估他们的价值,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是生存能力和战略眼光上的。

接下来的几天,营地里的气氛依旧紧张,但多了一丝异样的期盼。磺胺粉起了作用,伤员的感染得到了控制,高烧渐退,这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那把“花机关”被林峰亲自掌管,只在最关键的时刻用于演练和威慑,五个弹匣,一发子弹都舍不得浪费。

山下的“黑疤”匪帮在遭受重创后,果然没有立刻发动新的进攻,但包围圈并未解除,小规模的骚扰和侦察依旧不断。王连长和北方势力的“别动队”似乎也暂时按兵不动,像是在观望,又像是在等待更好的时机。

整个局势陷入了一种微妙的、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

林峰知道,这平静不会持续太久。他必须利用这段时间,巩固防御,同时,对广州方面的“诚意”做出回应。

他再次提笔,这一次,他斟酌了很久。信中,他没有直接提及密信内容,而是用一种更隐晦的方式写道:“承蒙惠赠,伤者得救,感念于心。山中清苦,唯猎狐捕鼠之技尚可,偶得一二奇物,不知可否换取些许‘铁粮’(弹药)与‘盐砖’(资金),以御外侮,保境安民。”

他随信附上了一小块经过初步提纯、闪烁着黯淡金属光泽的铬铁矿石样本,以及一张他自己绘制的、极其简略的激光激发原理能量回路示意图——这张图在外行人看来如同鬼画符,但在真正的行家眼里,却能窥见一丝超越时代的理念。

他依旧没有暴露核心秘密,但给出了更具诱惑力的“鱼饵”。

信和样品再次通过隐秘渠道送了出去。

等待依旧煎熬。但这一次,回应来得快得多。

仅仅两天后,还是在野羊谷那棵老松树下,送信的队员带回了一个更大的油布包裹,以及一封没有署名、但字迹工整有力的回信。

包裹里,是十个压满子弹的“花机关”弹匣,两箱(共一千发)7。92毫米毛瑟步枪弹(适用于汉阳造和缴获的“金钩”步枪),甚至还有一小桶珍贵的枪油和一包擦枪工具。

而信中,内容也直接了许多:“猎户先生惠鉴,矿石之质,颇堪玩味;图示之理,尤为精妙。足下之才,屈居山野,实为可惜。‘铁粮’‘盐砖’之事,易尔。然,猛兽环伺,非独力可支。若欲长治久安,或可借他山之石。闻北地有‘狐鼠’往来信函,或可为凭,觅得强援。不知先生意下如何?若有所需,‘广济堂’新至一批‘南洋伤药’,可解燃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