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山隘口的硝烟尚未散尽,林峰率领的红五纵主力与赵永贵坚守的内线部队,在根据地边缘一个名为“野猪坳”的隐秘山谷中完成了历史性的会师。没有欢呼,没有庆典,只有紧紧相握的双手、无声拍打肩背的激动,以及彼此眼中难以掩饰的疲惫与劫后余生的庆幸。两支队伍,历经外线奔袭的千里烽火与内线坚守的血雨腥风,如同两股饱经淬炼的铁流,终于汇合。
会师后的首要任务是迅速整合力量,稳定军心。眼前的景象触目惊心:主力部队长途转战,军装褴褛,面黄肌瘦,武器损耗严重;内线部队同样损失巨大,战士们眼中带着长期坚守的疲惫和失去战友的悲愤。原本繁荣的村庄大多已成断壁残垣,田野荒芜,根据地的元气大伤。
林峰和赵永贵立即召开了紧急联席会议。会议在一种沉重而坚定的气氛中进行。
“同志们,”林峰的声音因疲惫而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们回来了!敌人想把我们困死、打散,但他们失败了!我们五纵的骨头,比他们想象的更硬!”
他首先肯定了外线部队的辉煌战绩和内线部队的卓绝坚守,然后话锋一转,指向当前最紧迫的问题:“但是,胜利不是等来的,是打出来的!敌人还在步步紧逼,堡垒线还在向前延伸。我们必须立刻行动起来,整顿部队,恢复战斗力,寻找战机,打破这个铁桶阵!”
赵永贵接着发言,强调了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坚定信心!要把主力回归的消息迅速传达到每一个战士,每一个群众!要让大家知道,党和红军没有放弃这里,我们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家园!”
会议迅速做出决策:
1。
部队整编:将外线回归主力与内线坚守部队重新混编,补充干部,恢复第十三、十四、十五支队的完整建制,尽快恢复组织力和战斗力。轻伤员就地安置在可靠的群众家中,重伤员设法向更深山的秘密医疗点转移。
2。
物资清点与分配:集中所有缴获和库存的粮食、弹药、药品,统一分配,优先保证战斗部队和伤员。
3。
情报先行:周安民的情报系统全力运转,不惜一切代价,摸清当前敌军堡垒线的具体部署、兵力分布、换防规律以及后勤补给路线。
面对敌人密不透风的堡垒线,强攻显然不智。林峰召集军事干部,研究对策。
“敌人的堡垒是乌龟壳,硬砸费劲。”林峰指着地图上标注的敌军碉堡群,“但我们不是只有锤子。我们要找到它的接缝,找到它伸出来的脑袋和爪子!”
他提出了新的战术思路:
·
“拔钉子”:选择敌人孤立、突出或防守相对薄弱的单个或小集群碉堡,集中绝对优势兵力火力,利用夜暗或恶劣天气,发起短促突击,速战速决,拔除后迅速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