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鹏的离去令所有人唏嘘不已,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无不为他和朱颜的结局感到深深的遗憾与同情。
可日子终究要继续,不论你是否情愿,时间如潮水,总会将最锋利的悲伤冲刷成沙。紧张而有序的学习节奏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让痛苦无处落脚,也让悲伤渐渐失声。到最后,每个人都会把那个消失的人,轻轻安放进梦里,只在夜深时偶尔打捞。
李宏天和张文婷依旧在各自的事业中忙得像个停不下的陀螺。家,对他们而言,更像是一间偶尔下榻的旅店——回来歇一觉,天一亮又各自奔赴战场。
李玉也渐渐跟着李英、李杰习惯了这样的节奏。家里新来的保姆手脚麻利,打扫做饭、洗衣浇花,把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只是最初那段时间,李玉总会望着她的背影,无意识地脱口喊出“高姨”。日子久了,这口误也像被风吹散的柳絮,再没出现过。是啊,春天的柳絮漫天飞舞时,你总觉得它无处不在,可季节一过,便了无痕迹,仿佛从未存在过。
家里长住的三个孩子,生活被学习和游戏填满,而学习,始终是这段成长时光里最沉稳的底色。
时光悄然流转,寒暑交替,又一个夏天在不经意间从指缝溜走。深秋的夜晚,李玉洗漱完毕,独自躺在床上,望着窗外那抹清冷的月光,轻声感叹:“月光真美。”
李英闻声侧过头,目光落在李玉脸上,声音里带着一种近乎温柔的笃定:“你知道吗,你比这月光还要美。”自高鹏离开后,李英不知不觉间对李玉生出几分依恋。那依恋不再是从前那般热烈张扬,也不再如她平日那般疏离清冷,而是一种若即若离的牵扯,像秋夜里薄薄的雾,无声无息地将两人缠绕其间。李玉隐约觉得,这或许是李英某种情感的寄托——她并不决绝抗拒,却也会在不经意时轻轻躲闪,如蝶触网,一颤即离。
与李杰相处时,李玉可以随心说笑、肆意斗嘴;可面对李英,她却总不由得收敛几分。李英周身仿佛自带一层淡而冷的光晕,叫人不敢轻易放肆。李玉悄悄抬眼,想瞥一眼窗边那道身影,却恰好迎上李英投来的目光。他眼底仿佛藏着未尽的思绪,如秋水泛漪,意味深长地朝李玉荡来。
李玉这次没有避开李英的视线,反而在唇边轻轻牵起一抹若有似无的笑意。月光漫进她的眼底,照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勇敢。她终于轻声问出口:“哥,你是不是喜欢我?”
这句话像一粒石子猝不及防地投入寂静的湖面,李英明显怔住了,他倏地转过头望向窗外的月亮,喉结轻轻滚动。一滴泪毫无预兆地从他眼角滑落,那泪光里仿佛盛满了说不出的哀戚。“小玉,高鹏对我来说,是生命里割舍不掉的一部分。我从没想过死亡会来得这么突然……你知道吗?那种感觉,就像一把刀直直插进心口。我不是不愿送他最后一程,我只是……不敢看见未来的自己。”
李玉早已习惯他这样答非所问,只是不解他为何又一次提起旧事。
李英默默把椅子拖过来,坐在李玉的床边。李玉没有动,依旧安静地躺着,目光平静地落在他脸上。
“小玉,我喜欢你。”李英的声音忽然变得坚定,“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厌恶透了这个世界。我知道自己的病,不知道哪一天就会悄无声息地把我带走……但我不怕,我甚至每天都在等待那一天来临。”
这番话其实在李玉意料之中,李英说得激动,眼中竟仿佛燃起一种对死亡的向往,一种近乎执拗的释然。
这么久以来,李玉对李英的病情早已有所耳闻,也渐渐明白了李杰当年拆掉房门背后的苦心——他是怕哥哥夜里发病时自己听不见动静。这么多年,李杰一直把对哥哥深沉的爱默默埋在心底,除了李玉,从未向任何人吐露。
李玉也终于懂得,这兄弟俩缺席高鹏葬礼的原因:一个是不愿亲眼看见失去哥哥的场面触景伤情,另一个……李玉思绪微微一顿,抬眼望向李英那双含泪的眼睛,刹那间,心中最后一点疑惑也烟消云散。
李英情不自禁地抬起右手,指尖轻轻掠过李玉的脸颊,像春风拂过花瓣般小心翼翼,随即又恋恋不舍地垂下手,继续倾诉他压抑已久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