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小说

古筝小说>穿越到宋仁宗的 > 第60章 多时空发钞计划(第1页)

第60章 多时空发钞计划(第1页)

在硬币上印头像当然是孙泽的调侃之语。

古代毕竟不是现代,真要是把赵祯或者老朱的头像印上去反倒容易出问题。

比如出现污损或者破坏时,说不定就会被有心人上纲上线当成是有谋逆之心。

为了避免这种欲加之罪,最好的办法自然是从源头就杜绝。

同理,纸币上也不会印刷任何带有几人头像的图案。

孙泽考虑设计出一套能够同时给赵祯和老朱以及将来的刘备使用的货币。

至于货币名字,他也想好了。

赵祯的新货币就沿用最开始想到的大宋宝钞,刘备的就叫大汉宝钞。

而老朱则相对麻烦些,因为已经有了大明宝钞,而且现在洪武十五年已经出现贬值的现象。

为了避免混淆以及被拖累名声,暂定为大明币。

等老朱下次来时,先商量如何给已经开始滥发的大明宝钞收尾,再考虑发行有准备金的新钞。

这时赵祯放下纸币接着问道:“先生,可否将硬币给我看一下。”

孙泽从抽屉里取出几枚不同面值的硬币。

赵祯接过硬币仔细的端详,过了一会才开口道:

“怪不得先生之前送我一套数学教材,如果不能推广数字,这新货币恐怕会遇到不少阻力。”

见赵祯主动提起数学教材,孙泽有些好奇:“那阿拉伯数字推广出去了吗?”

赵祯连忙道:“目前还只在大内以及少数重臣间教授。我打算等下月改元庆历时再一并推出去。”

“同时加开一次数学特科取士,等来年推广开后所有的进士科都增加数学内容。”

孙泽听完点点头。

在古代想推广数学等科目,最好的办法就是塞进科举考试中。

想通过科举做官的,自然就愿意去学。

等到将来数学的好处显现后,大家就会接受其他的科目。

而且赵祯采用加开特科和增设内容的办法,避免了读书人的抵制,极大的降低了阻力。

“不过还有件事未告知先生,”赵祯又开口道,“吕相公说阿拉伯数字不好听,想改为孙大王数字。不知道先生意下如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